•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
  • 7:天下
  • 8:产业公司
  • 9:上市公司
  • 10:专栏
  • 11:专栏
  • 13:信息大全
  • 14:信息大全
  • 15:信息大全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6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6版:信息披露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4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上接25版)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电力行业的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主要从事电力行业的数据规划、数据整合及整体解决方案的咨询及实施,同时提供面向电力行业的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如企业门户、授权、内容管理、工作流平台、消息中心和任务管理平台等。本公司持有其90%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1,008,585.31元,净资产为552,891.02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25,374.55元。 

      12、山东中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中软)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6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山东及周边地区的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主要项目包括:数据中心建设解决方案、软件园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地税办公自动化、移动门户网站建设、工商管理信息化等。本公司持有其65%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2,739,286.95元,净资产为372,719.31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69,918.29元。

      13、北京中软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软工程)

      该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政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集成业务。本公司持有其95%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21,434,571.07元,净资产为19,800,060.82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84,481.64元。

      14、北京中软冠群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软冠群)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美元,主要为企业实现全面科学管理提供ERP、SCM等包括咨询、管理软件和服务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客户涉及第三方物流、制造、医药、烟草等行业。主要产品为ES/1 Logistics等系列管理软件产品。本公司持有其50%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713,004.54元,净资产为-7,043,690.78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396,273.09元。

      15、南京中软软件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南京中软)

      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20日,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税务、水利、公共卫生行业的信息化服务,主要产品有税务综合业务平台、税务工作流平台、税务会计处理平台。本公司持有其70%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576,624.55元,净资产为-1,408,553.09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408,553.09元。

      16、河南中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河南中软)

      该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河南地区的政府行业应用及石化项目。本公司持有其51%的股权。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5,675,889.78元,净资产为772,025.20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08,014.70元。

      17、美国中软公司(简称美国中软)

      该公司注册资本1万美元,为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海外业务的市场开拓、服务支持、外包业务承揽等业务。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及会计重要性原则,该公司暂未纳入本公司合并范围。

      18、中软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软投资)

      该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营业务定位于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融资担保,发起和设立各类风险投资基金,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和其他资产管理业务,证券投资,投资及管理咨询等。本公司持有其45%的股权,为本公司的参股公司。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为107,761,718.54元,净资产为70,002,741.73元,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809,433.23元,同比下降13.68%;主营业务利润21,950,585.05元,同比增长29.13%;净利润12,588,714.44元,同比增长58.85%。报告期内来源于该公司的投资收益占本公司净利润的10.40%。该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增长主要是由于其所投资企业的收益取得大幅增长。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竞争格局

      在世界范围内,软件产业近年来迅速发展。据统计,全球信息产业2004年到2006年平均增长率为4.6%,其中软件产品平均增长率为6.3%,软件服务为5.5%。在国内,软件产业近年来持续保持较快发展的态势,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在行业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市场竞争格局相应呈现以下特点:

      技术方面,呈现网络化、工程化、平台化、可信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跨平台的面向网络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成为新的热点,未来软件的竞争将在软件系统平台层次展开,安全系统解决方案成为重点技术研究领域,基于互联网的各项增值技术与服务将成为软件领域的主流业务。

      市场环境方面,软件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不断优化,自主产品突破性发展,外包市场呈现高速增长,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国家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将大幅提升软件产业的需求空间;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将带动地域信息化的发展;国防、公共安全、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将成为大中型软件企业的良好市场机遇。

      政策环境方面,各项政策的支持将促进软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和信息产业部“十一五”规划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政策导向;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鼓励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等配套政策的实施推进,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大企业战略将为各软件企业的国际化创造条件。

      (二)新年度公司发展战略及工作计划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家、信息产业部相继出台了国家和产业规划以及一系列的政策与指导文件,中电集团公司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公司“十一五”战略规划指明了方向。为顺应新形势下的政策导向,结合国家及行业规划的要求及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通过对自身状况的深入剖析和对公司未来发展思路的进一步梳理,适时讨论了公司“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策略,并基本明确了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

      公司“十一五”发展战略:总体上定位差异化战略,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通过四个具体战略部署实施。

      实施大工程战略,促进产品与工程、产品与服务有机结合,培育公司在产业发展和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和带动作用。

      实施自主产品战略,通过不断创新进一步增加自主产品含量,提升公司的持续竞争能力。

      实施国际化战略,以软件外包作为开展国际化业务的切入点,加强与国际化公司的战略合作,逐步实现技术、资本、市场、人才等多方面的国际化和国内国际互动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融合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发挥“中国软件”品牌优势,形成业务发展与品牌影响力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2007年,公司将继续按照自主产品与解决方案并重、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收购兼并与自身发展并重的总体思路,继续围绕三大主营业务进一步深化实施战略转型,在巩固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寻找并增强业务发展的差异化优势,通过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总体战略的实现。

      为了促进业务发展,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证年度经营的有效开展,2007年公司重点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主业发展,提高战略实施能力。

      完善技术资源体系,提高协同生产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建立健全有效的创新机制,提高创新管理能力和水平

      扩大融资渠道,实施资本运作,加速跨越式发展进程。

      进一步整合下属企业市场资源,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充分体现管理效益。

      适应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

      加强资产经营的管控和服务,提高整体资产运营水平。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2007年公司将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竞争能力,以市场为牵引,以技术为基础,以管理为保障,有效开展经营管理,公司预计2007年度业务发展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三)未来发展战略的资金需求及资金来源

      为完成上述各项业务发展目标,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支撑,除充分利用自由资金外,公司还将通过贷款、申请国家项目经费支持、变现非主业资产、加强股权投资回报、资本市场再融资等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予以解决。

      (四)公司面临的主要困难、风险因素及解决方案

      从实际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报告来看,公司在整合发展中规模不断壮大,管理举措日渐成效,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业务结构转型战略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随着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急需在业务经营方式、管控能力、人才战略等方面同步快速提升,以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

      1、人才问题是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需进一步拓宽人才渠道,吸引、培养、激励中高级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2、继续加强整体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健全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3、为适应公司战略规划要求,尽快实现持续快速发展,需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能力及效率,以适应大规模、协同化的软件生产,体现公司规模发展效益。

      公司在新年度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受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将可能产生一定的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科技企业竞争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随着公司的业务发展,中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需求量持续增长,同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国际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对人才的竞争将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快速发展,为此,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激励机制及人才培训,以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一直将软件外包服务作为核心业务之一,受汇率波动影响,将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近1-2年公司在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更要提升技术、管理等核心能力,为快速发展奠定能力基础,需要资金的支持,目前公司融资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贷款利率的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为此,公司积极策划方案,充分利用股改后的融资平台,通过资本市场更好地解决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6.1.1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适用 □不适用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详见前述6.1。

      6.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详见前述6.1。

      6.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6.5 非募集资金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6.6 董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意见”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7 董事会本次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7 重要事项

      7.1 收购资产

      √适用 □不适用

      

      7.2 出售资产

      √适用 □不适用

      

      7.3 重大担保

      □适用 √不适用

      7.4 重大关联交易

      7.4.1 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

      □适用 √不适用

      7.4.2 关联债权债务往来

      √适用 □不适用

      

      其中: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提供资金的发生额为0元,余额为0元。

      7.5 委托理财

      □适用 √不适用

      7.6 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7.6.1 原非流通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做出的特殊承诺事项及其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7.6.2报告期末持股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增减变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7.7 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8 监事会报告

      一、监事会工作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监事会全体成员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规定,从切实维护公司利益和广大股东权益出发,本着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认真、谨慎、诚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促进了公司规范运作、防范风险、健康发展。

      (一)为了监督公司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会议程序的合法性,监事会成员列席了报告期内的各次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会议,积极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决定的研究,检查公司依法运作情况。

      (二)监事会积极关注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活动,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程序行使了监督职责。

      (三)监事会认真履行财务监督职能,认为公司建立和健全了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6次监事会会议,各次会议情况及决议内容如下:

      

      二、监事会就下列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一)公司依法运作情况

      监事会认为:报告期内,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公司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决策程序合规合法。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公司董事、总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未发现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行为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二)检查公司财务情况

      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结构和财务状况及有关业务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还对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核查,认为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真实合法的。

      利安达信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对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监事会认为,该报告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公司募集资金已于2004年全部投入完毕,报告期内公司没有募集资金投入。

      (四)公司收购、出售资产等程序合法,交易公平,价格合理,没有发现有内幕交易和损害部分股东的权益或造成公司资产流失的现象发生。

      (五)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须经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重大关联交易。其他关联交易能够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关联交易协议执行,关联交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了披露义务,未出现损害公司利益和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

      § 9 财务报告

      9.1 审计意见

      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经利安达信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刘秀文、吕荣签字并出具了利安达审字[2007]1084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9.2 2006年12月31日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06年度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

      9.2.1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货币单位:人民币元

      

      

      单位负责人:苏振明    财务负责人:方军 会计机构负责人:周美茹 制表人: 曾杰

      9.2.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编制单位: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货币单位:人民币元

      

      单位负责人:苏振明    财务负责人:方军 会计机构负责人:周美茹 制表人: 曾杰

      9.2.3利润表附表

      编制单位: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货币单位:人民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