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
  • 7:天下
  • 8:产业公司
  • 9:上市公司
  • 10:专栏
  • 11:专栏
  • 13:信息大全
  • 14:信息大全
  • 15:信息大全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上市公司
    800家上市公司变更控制权获新生
    宁波富达 净利润同比翻番
    苏宁电器将再次非公开发行融资
    巨化股份将建设第二个CDM项目
    大秦铁路 首季利润预增八成
    江淮首款轿车 亮相上海国际车展
    河北上市公司“担保圈”危机四伏
    古井集团称目前生产经营稳定正常
    美的电器出售两基金公司股权专注家电
    星新材料增资子公司扩产工业硅
    安徽总结股改工作强调推进资本市场融资
    英特集团 手中油画减值计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河北上市公司“担保圈”危机四伏
    2007年04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贺建业

      

      在*ST宝硕引起的“担保黑洞”暴露以后,河北上市公司间担保问题颇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意味。记者近日了解到,河北又有新的问题被“摸出”,而且情况远比想象的要复杂。除先前在市场沸沸扬扬的、所涉及到的*ST宝硕、沧州化工等上市公司发生的两家、多家上市公司的互保外,在河北部分地区又惊现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甚至与非上市公司被“担保圈”风暴卷在一起的状况。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河北省将采取“一企一策”化解风险的措施,要求各家上市公司对新发生的对外担保,除按有关规定披露信息外,以书面形式及时报告监管部门。同时责成有关部门加强对在省内从事上市公司审计、评估等中介机构的监管,杜绝类似宝硕股份披露虚假信息问题的发生。对有问题的中介机构要严肃处理直至不允许其在河北从事业务。

      “一家亲”成了“同命鸟”

      证监会针对“担保圈”这一情况,曾于2003年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但部分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仍存在种种问题。

      由于之间的相互担保,把原本毫无关联的若干家上市公司捆在一起,融为“一家亲”。日子过得好的时候似乎彼此相安无事,有人把这种连环担保戏称为“亲加亲、亲套亲”。可一旦哪家公司资金链断开,那大难临头了,难兄难弟们也只能面面相觑,守着一枚枚苦果难以下咽。

      据了解,河北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均发生在2006年底前。此次被称为潜在风险较大的6家公司,唐山陶瓷和S宣工的问题被认为较严重。

      据调查,唐山陶瓷的问题最为突出。该企业对外和对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3000万元,其中为冀东水泥集团担保1000万元,为控股子公司担保2000万元(因该笔担保贷款出现纠纷,河北省高院已于2006年11月2日冻结了唐山华美陶瓷公司持有该公司15077579股国有法人股)。同时,该企业还欠银行贷款总额24600.7万元,全部逾期并欠息,部分银行已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执行。

      “目前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存在着巨大金融风险,随时累及到为其提供担保的6家唐山国有控股企业。”有关人士同时透露,“银行贷款全部逾期、银行利息全部拖欠、涉诉案件一个接着一个,各家银行上门催债,融资渠道已被堵死。”

      记者同时获悉,由于冀东水泥集团公司等6家唐山本地国有控股企业为其提供了14019万元贷款连带责任担保,也将受到牵连,将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对外担保引发银行忧虑

      另外一家问题公司S宣工对外担保金额11126.4万元,其中为*ST宝硕担保金额6726.4万元,为沧州化工担保金额4400万元。沧州化工为其提供担保金额3000万元,沧州化工与*ST宝硕共同为其提供担保金额700万元。2004年9月18日、2005年4月6日,该公司分别与*ST宝硕和沧州化工签订8000万元和10000万元互保协议。同时该公司及子公司银行贷款共计15472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42.16%,但不存在逾期和欠息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企业的生产经营虽然基本正常,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销售较好,但是面临着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各家银行都不愿给新的资金,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自去年底开始,*ST宝硕、沧州化工的当地贷款银行陆续向S宣工发出履行担保责任通知书,要求该公司负相应的连带责任并代为其清偿债务。受担保和职工集资问题的影响,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企业的金融风险随时就有可能暴发。”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S宣工的问题在于对*ST宝硕的担保连带责任,如果宝硕集团和股份公司的问题未能解决,沧州化工也很难摆脱困境,S宣工将承担为两家公司11126.4万元的贷款担保连带责任,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将受到严重影响。

      “问题”公司市场风险加剧

      据资料统计, 2005年全国共有120余家上市公司签订了互保协议,2006年较上年度呈件次减少态势。“河北上市公司间的互保大多也发生在2005年。”一位知情者同时指出,另外几家公司也不同程度存在互保问题,但市场风险相对较小,金融风险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当记者与其探讨如何破题时,他表示,“目前看难度不小。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问题,同时牵连的主要是省内其他企业和个别省外企业。从化解金融风险省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角度,政府肯定会做出他们该做的事情。但面临如此大量的地缘性担保圈,政府要实现全面救赎,恐怕有相当难度。我个人的看法是,不排除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可能性。”

      针对一个时期以来河北部分“问题”公司出现的股价与公司基本面相背离的情况,一位本地权威人士忧心忡忡地指出:“受市场传闻的影响,某些公司股价没有无优良的业绩、成长性和投资价值的时候却被抬高,不但容易对市场和投资者形成误导,而且可能影响各债权方、重组方的判断和心理,使得局面更加扑朔迷离、充满变数,影响相关公司债务和资产重组的进程。”他提醒道,其实那些所谓的政府会“兜底”的传言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