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
  • 7:天下
  • 8:产业公司
  • 9:上市公司
  • 10:专栏
  • 11:专栏
  • 13:信息大全
  • 14:信息大全
  • 15:信息大全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消费结构升级 我国经济高增长含金量提高
    一季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188亿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工业生产增速趋于稳定
    外资“救局”国内房地产开发
    流动性过剩成机会 应借机发展资本市场
    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涨7.3%
    社科院预测今年GDP增10.9%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体平稳
    宏观调控如何发力 学界现重大分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流动性过剩成机会 应借机发展资本市场
    2007年04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谢晓冬 何鹏

      

      与对宏观形势和宏调力度的看法分歧不同,昨天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非常突出,并认为应借此机会,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但同时也需防范股市风险。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近几年宏观经济的向好以及股票市场的建设正迎来一波非常不错的行情,越来越多的流动性正在转向证券市场。在这种条件下,正可借机发展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投入提供资金,因为商业银行的贷款一般都只会流向固定资产投资。

      他表示,股指的过快上涨表明市场对于好企业的需求正在增加。在这种条件下,应允许更多的具备自主创新条件的优质产业公司进入A股市场,来通过直接融资扩大研发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做到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的良性互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也表示,应抓住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资产,允许更多优质公司发行上市。同时,也可以考虑让更多的国外的优秀公司到A股市场来发行上市,使我国的证券市场真正变成全球性市场。

      不过在看到机会的同时,专家们也表示要特别注意防范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的研究员张立群特别强调,当前宏观调控的最大难题就是稳定证券市场的发展,要特别防止违规资金入市,加强监管。而范剑平也表示,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行为的监管力度。他同时表示,只要做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就会使这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的扩张期得以持续,使宏观经济得到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