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
  • 2:大智慧
  • 3:大智慧
  • 4:大智慧
  • 5:大智慧
  • 6:大智慧
  • 7:大智慧
  • 8:大智慧
  •  
      2007 年 4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大智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大智慧
    强力调控对股市影响有限
    沪深股市一周涨跌停板排行榜
    由追逐热点题材 转向深挖价值成长
    中水渔业: 依然是热点题材
    ■无风不起浪
    宏观经济偏快将引发管理层新一轮调控?
    ■上市公司直通车
    传闻求证·小道正道 各行其道
    火爆牛市:不怕利空怕利好
    恢复盘升的运行格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宏观经济偏快将引发管理层新一轮调控?
    2007年04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传闻一: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各项指标相继飘红,市场传言国内经济增速已经超过管理层的计划,这将引发管理层的新一轮调控。其中加息可能会最先出台,更有传闻央行准备在下月初再次加息。

      这样的传闻对于市场而言其负面影响确实是较重的,虽然各项经济指标显示目前我国的经济仍未出现过热的迹象,但偏快已是不争的事实。可以想象,偏快与过热确实只有一纸之隔,两者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因此市场有此传闻非常正常。但投资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在真正的牛市中调控最多只能放缓牛市的步伐,不会改变牛市的性质,因此对于调控不必太过担心,对于此类传闻也就不必太过当真。

      传闻可信度:较低。

      传闻二:知情人士近日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成立的完善金融调控工作小组已明确7个主要工作议题, 这7个议题包括“如何完善调控货币信贷总量的手段和方式,增强利率等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等。

      该传闻透露出一个较明显的信号,即管理层仍在不断探索完善近阶段的货币政策。从表面来看,加强金融调控对于股市似乎具有明显的利空作用;其实从深层次来看,此举无疑是通过各项金融调控手段来稳定国内经济的增长,使经济不至于过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传闻透露出来的信号还是具有积极性作用的。

      传闻可信度:较高。

      传闻三:截至目前,带S的上市公司还剩100多家。其中,10多只SST股处于长期停牌状态,其余80多只S股成为制度性溢价最后的“晚餐”。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大多数采取了送股的对价形式,而迟迟未进行股改的上市公司则多多少少存在各自的困难。有的是上市公司亏损,大股东又无力支付对价,成为半数S公司实施股改的难点,传言管理层将出台部分扶持政策,帮助此类公司完成股改。

      传闻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虽然没有说明将出台何种政策,但“扶持”二字相比起早期不完成股改就要退市的传闻显然有明显的利好作用。假设传闻属实,近期管理层出台一些扶持政策,那么对于S类个股而言又是一个绝好的炒作机会。不过从整体上来看,管理层出台扶持政策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传闻可信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