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公司调查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专版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大全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公司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公司调查
    王效金打垮自己,古井集团改制迷雾难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王效金打垮自己,古井集团改制迷雾难散
    2007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制图
      王效金语录依然挂在墙上
      古井员工仍在井然有序地工作
      □本报记者 张韬 发自亳州

      

      “谁能打垮古井?将是古井自己人”———这句古井集团董事长王效金的语录,至今仍挂在安徽古井集团办公大楼的显赫位置。随着王效金的被调查,此刻品味起来,比那酒味还觉意味深长。

      4月13日,消息传出,王效金因“涉嫌违纪”被亳州市纪检委带走调查。就在同一天,古井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古井贡酒(000596)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古井集团100%国有产权转让评标已结束,国际饮料控股有限公司(IBHL)被确定为中标候选人。

      一切都发生得这么突然。

      王效金的问题是否会成为古井集团改制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变数?王效金是否是因为“自己的问题”将自己打倒?

      一直身在商场、心在官场

      对于王之所以被抓,一位知情的核心人士向记者表示,王效金年龄变大、政治敏感性降低是一个原因。“王效金在亳州市风风雨雨许多年,带领古井贡集团发展成安徽省最大的公司之一。由于王的个性比较强硬,这些年来得罪了不少人。”

      该人士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细节,“譬如,亳州市是安徽省所有市级单位中财政最困难的一个市,去年财政收入大约14个亿,支出却高达约17个亿 。几年前亳州市政府盖的一座大楼也是从古井集团这里拿去了千万资金,才把工程费给垫付了。类似于这种政府缺钱、伸手向当地大企业要钱的事不少,但古井集团最近也缺钱,得罪人也很正常。”

      之前有传闻称,王效金被查乃与前不久安徽省另一家大型国有白酒集团———位于安徽涡阳县的双轮集团原董事长刘俊卿落马一案有关,2004 年,政府部门开始对刘俊卿调查。而刘俊卿案又与安徽省委原副书记王昭耀一案有关。而据亳州市某部门官员透露,身任亳州市市委常委的王效金一直身在商场、心在官场,为争取当上常务副市长,可能多次找过王昭耀等高官“帮忙”。

      对于此传闻的可靠性,古井贡酒一位独立董事表示了此种可能性确实存在,而政府的相关部门对王效金的调查肯定几年前就开始。古井集团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当年安徽省委原副书记王昭耀落马之际,古井集团内部就盛传王效金可能被“双规”。不过事后,王效金依然稳坐古井集团董事长一职,可见王效金在亳州乃至安徽省的强势地位。

      但对于4月13日古井贡酒的公告和当天王效金被抓在时间上的巧合,古井集团的高层表示,两者不可能存在任何必然的关系,国资委之前并不知道王将要被调查的事情。

      “功过是非”难立刻定论

      公开资料显示,王效金履历相当坎坷,在创建古井集团之前,曾在亳州双沟区老王庄插队,先后在亳州机械厂、亳州工业公司工作,是个性极其鲜明的人物。他曾被誉为“中国酒界第一人”,在1989年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白酒革命”,而且曾先后被轻工业部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被安徽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厂长(经理)称号、星火科技企业家等称号。在最辉煌的时候,古井集团所交利税曾超过亳州市整个地方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不过,再耀眼的光环也掩盖不住王效金最近几年的颓势。作为古井集团的掌门人,古井贡近年来在其治理下日渐式微,净利润从1997年最高的1.9亿元下滑至2003年的0.2亿元。而随着2003年下半年总额达到1亿元的国债投资损失,再加上随之被曝光的三年合计高达15355.4万元的“偷税”风波,2005年,古井贡直接变成了*ST古井,当年7月,古井贡股价创下了1.61元的历史低点。

      对于王效金的功过是非,古井贡酒的一位独立董事评价到,“这个人搞酒很有一套,对酒的生产技术很有研究,十分权威,在酒的生产和推广方面很有一套。”

      而古井贡内部的人士称,“王总对古井还是很有感情的,把自己整个青春奉献给了古井,在古井风风雨雨几十年内,他把古井从一个手工作坊打造成安徽省最大的酒业公司,十分不容易。不过,很少有企业家在经营一个企业几十年里,所有的决策都是正确的。古井集团近几年确实是在走下坡路,员工的工资已经几年没有涨过了。”

      “谁能打垮古井,将是古井自己人”,现在体会起来倒是别有一番滋味。王效金一手造就了古井贡的辉煌,也是王一手让古井贡酒带上ST的帽子,而古井贡酒的ST帽子也是最近刚刚摘掉。

      至于王此次被调查,记者访问的多位古井集团的人都发出感慨: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谁都没有想到。

      其中一位人士表示,王在亳州本地并不是一个个性张扬或者是十分奢靡的人,究竟是因为什么问题被查,真是不好评判。不过,在王被带走之前的日子里,他始终是一个相当勤勉的领导者,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古井集团上。

      集团改制依旧充满变数

      古井集团的改制是否能够成功暂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井集团的改制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曾有分析称,古井集团改制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老总“出事”,无疑使得改制悬念陡生。但古井贡酒的一位核心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无论王效金是否‘涉嫌违纪’被调查,古井集团的改制都充满变数。”

      亳州市国资委方面对于古井集团的改制更谨慎。古井集团的一位中层向记者表示,虽然跟国资委负责古井集团改制的人私交都不错 ,但他最近向国资委方面询问改制进展情况时也吃了闭门羹。

      其实,关于古井集团的改制,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记者在亳州随便问一个本地人,都知道古井集团这些年来一直在谋求改制,但始终没能成功。4月13日,在王效金被带走当天,古井贡酒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古井集团100%国有产权转让评标已结束,国际饮料控股有限公司(IBHL)被确定为中标候选人。

      不过,“评标结束”的背后却依旧隐藏着许多不可确定的因素。目前IBHL与亳州市国资委就古井集团100%国有产权转让事宜正在进行商务谈判 。上述古井贡酒的独立董事表示,国资委和IBHL方面并非完全谈得拢。“首先双方就资产的价格以及质量问题还在纠缠不清。其次,国资委方面的许多附加条件,IBHL也不能接受,譬如IBHL在收购成功后不得改变主营业务、不得更换生产地址等。”

      至于王效金被调查一事是否会对古井集团造成影响,该独立董事表示,之前王曾专门去泰国做过调查,应该和泰国的IBHL关系比较密切。上述核心知情人士则表示,IBHL方面“十分欣赏”王效金,他的被调查可能会成为影响古井改制成功的一大因素。

      一位核心知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古井贡酒从1月份停牌至今,股价停留在9.05元,而古井贡酒一季度的盈利状况比以前大幅改善,按照目前股市的火爆程度,复牌后股价涨到20元也不是没有可能。古井集团拥有古井贡酒高达62.55%的股权。古井贡酒的总盘子是2.35亿股,只要出售其中的5000万股,古井集团在保有超过30%股权的同时还可获得接近10亿元的收入,而国资委对古井集团的挂牌价格也就是10.8亿元左右。

      如果IBHL认为亳州市国资委方面提出的要求太过苛刻,其中存在的变数可想而知。

      ■现状

      操照做,酒照卖

      □本报记者 张韬

      

      王效金被立案调查在公司内部引起震动。关于王效金为何被立案调查,成为近日公司内部员工私下议论的热门话题。古井集团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古井集团现在经常召开会议,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军心。

      处于敏感期的古井集团也并非完全处于“风声鹤唳”的惊恐状态。上海证券报记者4月20日还应古井贡酒董事长王锋之邀,观赏了古井贡酒公司内部的员工体操大赛。

      记者在古井集团办公大楼里接触了许多古井贡员工,感觉确实是各自按部就班在工作,并未出现任何异常现象。一员工当着记者的面在接电话和朋友打趣时甚至笑称:“我现在在纪委呢,接受调查呢。”

      古井集团“安定”的背后,纪委的相关人士却在紧密调查。记者致电安徽省亳州市纪委,据该部门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负责调查王效金夫妇的专案小组的工作,在纪委内部都是绝对保密的。在亳州市纪检部门对王效金的调查还未做出最终定论以前,古井集团内部员工更多的是猜测以及对王效金功过是非的评价。

      古井集团一位高层告诉记者,王效金是古井集团的董事长兼任古井贡酒的董事。因此,王的被调查,可能对古井集团的影响更大一些,古井贡酒的领导班子仍旧稳定领导着公司的日常工作。

      虽然古井集团面临着关于董事长王效金被调查的种种传闻,但据古井集团的财务人员透露,古井集团目前的发展态势不错,尤其是第一季度各项经营指标再度攀升。该人士称,第一季度古井集团整体营业收入完成64593.9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24%,完成利润总额489.9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6.66%。另据了解,现在虽处白酒销售淡季,但古井贡酒股份公司的营销工作没有大的变化,全国各地的销售状况依然正常,市场运行良好。

      据介绍,2006年古井集团共实现营业收入24.4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2.67%,其中酒业增长32.20%,酒店业增长11.02%。这预示着古井集团经过近几年的企业再造,正在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旗下的白酒业、酒店业、房地产业均已具有了加快发展的扎实基础,尤其是主业白酒的上市公司古井贡酒已正式公告摘下“ST”,其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度提升。

      古井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杨光远日前表示,亳州市委市政府和古井集团正在关注这一调查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回顾

      一波三折改制路,古井渐失主导权

      □本报记者 张韬

      

      古井集团改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知情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就在于改制主导权在王效金和亳州市国资委之间不停更迭。

      古井集团的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古井集团现有产品以中、低档酒占据主导,其竞争力和业绩与一些优质白酒类公司相比,仍然有差距。王效金很早就意识到,引入战略投资者、转变经营理念、改善治理结构是公司的“当务之急”。由此,王效金早在2002年就开始寻求古井集团的改制之路。但是,改制的进程却起起伏伏,古井集团改制最终成了亳州市政府的事情,古井集团对之已没有话语权。

      2002年,王效金试图通过MBO进行集团改制。资料显示,古井集团当时改制欲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制,第二步是重组。 当时古井集团制定了“全体员工持股、管理层持大股”的改制方案,即在古井集团的不良资产剥离之后,保留优良资产,经过评估作价,以净资产为基数,让出60%的国有股对外出售给战略投资者,余下40%作为职工持股。在该方案中,古井集团准备以管理层与员工量化的工资节余基金、亳州市政府用于国有身份置换的股权、个人出资现金、直接股权奖励和期权奖励的股权等,共同出资设立一个持股公司。其中,普通员工占股60%,管理层占股40%。当这一事件被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知悉后,开始关注古井集团的改制问题。

      2004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等四部门急令颁发了《关于开展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彻查国企改制、产权转让两大国有资产流失“命门”。

      2004年9月,安徽省国资委下发了特急文件,要求省内地市的国资部门对于国企产权转让情况自查。随后,古井集团制定的先期改制方案被有关部门否决,亳州市政府开始全面接手古井集团改制事宜。

      2005年3月,古井贡酒被查出合并纳税的问题,税务机关要求其补缴超过1亿元的税款。这是王效金职业生涯的一个低谷时期,在无法兼顾税务风波和改制问题的情况下,王效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化解税务风波上,改制的主导权逐渐落到亳州市国资委手上。期间,香港嘉鑫集团曾一度有望以6亿元的代价获得古井集团65.96%的股权,但无功而返。 最终,亳州市政府选择了将古井集团全部股权挂牌转让的方式。

      2005年11月,古井集团100%股权以10.8亿元的底价在合肥产权交易中心开始第一次挂牌转让,但由于在转让价格上存在分歧,在规定时间内未能达成意向。

      2007年1月,古井集团第二次公开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仍为10.8亿元,在历经29天的公开挂牌后再度流标。

      2007年2月17日,古井集团公告启动第三轮招标。

      2007年4月13日,古井贡酒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古井集团100%国有产权转让评标已结束,国际饮料控股有限公司(IBHL)被确定为中标候选人。

      2007年4月13日, 消息传出,包括古井集团董事长王效金在内的公司多名高层因“涉嫌违纪”被调查。

      2007年4月20日, 古井贡酒公告称,古井贡酒董事王效金、董事刘俊德、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朱仁旺和副总经理卢建春,因涉嫌违纪问题,正在接受有关组织调查,不能够正常履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职责。

      ■观察

      无奈的“老井”

      □本报记者 张韬 发自亳州

      

      古镇亳州,曹操和华佗的故乡,它拥有“药都”的美誉,因盛产芍药而名扬海内外。让亳州人感到骄傲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贡”的产地也在此。

      记者此次调查的事件主角———古井集团董事长王效金在亳州的影响力绝对毋容置疑。亳州的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和记者聊天的过程中称,“虽然我不在古井集团工作,但王效金的名字如雷贯耳,我从小就是听着王效金的名字长大的。”

      在亳州,只要提起古井集团,亳州本地人没有人不知道古井集团的董事长是谁。王效金被亳州纪检委带走调查一事,在整个亳州市传得家喻户晓。

      “古井”名声在外,古井集团所在地古井镇更是因此而繁荣一方。古井镇处处设立着酒厂,空气中也到处弥漫着酒糟的香味。 但是,映入记者眼帘的古井贡集团办公大楼,却远非想象中的“高大、现代”。进入古井集团,直接感受到的是“陈朽的办公设备”,不由让人对王效金早在2002年就提出进行集团改制的想法,多少有了几分理解。

      古井集团的员工向记者表示,亳州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并不顺畅,这也是导致古井集团自2001年来不能更进一步的一个原因。

      这样一眼“老井”,改制是必然的,但如何改制却在员工心中存有疑惑。

      亳州市国资委已经第三次把古井集团挂牌拍卖。表面看来,似乎此次的挂牌拍卖已经接近成功。古井集团员工表示,古井集团改制已经改了很多年,对于改制已经没有太多的新鲜感,唯一希望的是改制后能够在收入上得到改善。

      古井的一位高层这样认为,“事实上,古井集团的改制和古井集团目前已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亳州市国资委也不能拍板决定。由于国资委对古井集团比较熟悉,国资委目前的角色也就是沟通联系,真正拍板的是亳州市政府或者是省里。”该高层表示,古井集团从主导改制完全成为了“被改制对象”。

      关于国资委对古井集团的拍卖,古井集团的一位核心人士这样认为,最初出售古井集团的想法就是,改制要么成功,要么换领导进行内部的改变。“别的企业改制都是先与收购方私下谈好条件,该签的签署好,然后挂牌成交就行了。只有咱们古井集团,是先把自己挂出去拍卖,然后再谈判。即便谈判成功,真正收购成功至少还需要5个月的时间。因为需要经过商务部、国资委、证监会等相关部门的审批。”

      一位知情人士更坦言,IBHL收购古井集团能否给古井集团带来多大的改变,是个未知数。因为IBHL的母公司TCC集团在泰国的酒业处于霸主地位,属于“垄断经营”,垄断经营必然带来高额利润,但是否经营理念比较先进则需另当别论。不过,IBHL专注于酒领域,如果收购古井集团成功,倒是不会偏离古井集团的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