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公司调查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专版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大全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23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6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6版:基金周刊
    杜昌勇: 先求不败而后求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杜昌勇: 先求不败而后求胜
    2007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简历

      杜昌勇

      出生年份: 1970年

      学历: 硕士

      投资格言:先求不败而后求胜

      从业经历:1993年至2002年历任福建兴业证券公司直属营业部电脑部负责人,上海管理总部电脑部经理,福建兴业证券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助理。现任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徐汇 摄

      ◇见习记者 郑焰

      

      初见兴业基金的投资总监杜昌勇,他先是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了一番投资案例与理念,其后谈及个人经历时却立刻显得出言谨慎。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故事”的人。这位37岁的投资总监,以稳健的投资风格著称,看上去非常平和而低调。他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自己14年的证券从业经验:进入兴业证券,筹备兴业基金,任兴业可转债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兴业投资总监。

      杜昌勇来自福建山区,从小的目标是好好读书,改变命运。大学毕业后,他希望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杜昌勇由此对自己的职业很满意,“我们可以帮助持有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他们的财务自由,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据统计显示,兴业基金旗下的兴业趋势基金截至今年3月30日的累计回报率已达249.69%。此外,2006年9月发行的兴业全球视野基金也保持了良好的业绩,截至今年3月30日,累计回报率达到88.18%。

      投身基金业

      1993年自复旦大学数理统计专业毕业后,杜昌勇被分配到兴业银行证券部工作。他很快觉得这份偶然得来的工作颇有意思,因为证券市场“不断有新东西,有变化”。由于公司内部人才紧缺,杜昌勇先被赶鸭子上架干了几年IT。

      但他一直琢磨着要从事券商自营业务,投入到证券投资的第一线去。“在一个行业工作,总想参与其核心业务。并且,IT不是我的专业,或许很难有所突破。” 杜昌勇说。经过三次的申请与竞岗,前两次因原部门的挽留未能成功,第三次他的执着终于被批准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证券市场到处弥漫着投机气氛。一个消息就能引起市场的大起大落,如果一家公司出现了业绩的增长预期,立刻能吸引众多追随者,而不问这种增长是否可持续。

      刚进入投资业务的杜昌勇被分配到几百万的资金。他很激动,有着马上把钱花出去的冲动。仅仅因为一个消息,第二天,他就坚定地把大部分的钱投了出去。可是运气不好,很快亏了钱。“当时心情特别沮丧。我对市场,对公司的了解程度还非常欠缺。”杜昌勇说。他由此学到了投资的第一课:“不要亏损,这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经历几轮牛市与熊市的磨练,与兴业证券前辈的指点,杜昌勇逐渐成熟。

      2003年,杜昌勇参与筹备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尽管当时的基金业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看好,但杜昌勇一直很乐观。“从国外的经验来讲,专业投资理财的市场必定是很大的。而且,从投资的角度看,基金业无疑更加专业与纯粹。”杜昌勇说。

      他成为兴业的第一只基金:可转债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适逢熊市,兴业要花大量的口舌对投资者解释什么叫基金,什么叫可转债,以及为什么要投资。第一批基金的投资人多是银行客户,当净值下降时,杜昌勇要面对投资者的置疑:“为什么会亏钱?为什么放在银行不亏钱,买了基金反而亏了?”他觉得压力很大。当然,也有例外。有一远在内蒙的投资者,在2004至2005年的艰难时期里,还坚定地看好中国的转债市场和转债基金,多次打电话或来信沟通对转债市场的看法。当基金净值下跌时,这位投资人表示理解并鼓动周边的人坚定地持有转债基金。杜昌勇觉得很感动。

      寻找投资的安全边界

      杜昌勇认为自己乃至整个兴业团队的投资风格都相对稳健,他强调控制风险与寻找投资的安全边界。“这与个人的经历有关,”他说,“一般来讲,在证券市场从业越久,经历了越多牛市与熊市变迁的投资经理,往往就越趋谨慎。”他认为:“如果说去年以前,我们强调的是绝对的安全边界,如今就要寻找相对的安全边界。”

      2004年兴业可转债基金成立不久,就重仓出击招商银行可转债产品,其后招商银行一直成为兴业系基金的重仓股。这一投资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杜昌勇认为,在当时,中国的可转债产品被低估,有着绝对的安全边界。

      2004年左右,银行股价值被严重低估,银行业作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最有效直接的行业,有着稳定的增长预期,而招商银行又是这一细分市场的领军人物,再加上可转债品种的双保险,杜昌勇由此对他们的投资很有信心。

      如今的市场经过2006年的大幅上涨后,要寻找绝对的安全边界或许不太容易,但是相对的安全边界仍然存在。杜昌勇认为,一些股票如果有着相对较低的估值,同时,又有着较为明确的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的预期,即使在资产没有注入的情况下,股价还能站得住,就是非常好的投资品种。另一方面,可以做A股与H股的比价考察,香港作为一个相对有效成熟的市场,如果A股价格对比H股市场相去不远,或是存在一定折价,那么也可认为存在相对的安全边界。

      克服贪婪与恐惧

      在杜昌勇看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心态。“关键是如何克服自己的贪婪与恐惧。在市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市场贪婪的时候恐惧。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培养对市场的感觉,还需要估值定价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或许,还需要悟性。”杜昌勇说。

      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或许简单明确到有些残酷。市场上的净值日日变化,如果连着几个月没有做好,压力就来了,哪怕曾经有过辉煌,也可能面临投资者毫不留情地抛弃。杜昌勇觉得自己很能理解这种压力,“每个人的投资都有高潮与低谷,都有顺的时候和不顺的时候。但基金投资是长跑运动,需要时间的检验。”他给予旗下基金经理的考核期为两年左右。新入行者通常可以从行业研究员做起,如果出色可以成为基金经理助理,然后是基金经理,具体的培养时间应人而异。兴业基金旗下最年轻的基金经理,2003年刚从学校毕业。这样的成长速度,或许也只有在中国市场上才能实现。

      当然,无论怎样的人才培养速度,或许也很难敌过整个基金业界几何数级的规模增长。杜昌勇坦承如果能邀请已有业绩证明的明星经理,对公司而言成本自然最低。但全行业都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兴业同样面临这样的压力。“要留住优秀人才,重要的是良好的平台、企业文化和投资文化,以及有吸引力的薪酬。”

      谈到目前的A股市场,杜昌勇觉得已经出现局部的疯狂,需要谨慎。“目前一些小股票的价格,应该是到了离谱的地步,整个市场存在着结构性泡沫。但是没有泡沫就没有资本市场,问题是泡沫能吹多大与何时破灭的问题。关键要如何把握。”他强调投资“确定性”公司:比如大盘蓝筹股;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金融、地产、消费服务业、航空等行业;整体上市和实质资产注入的股票。

      “投资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累。基金经理要密切关注市场,但日日盯着盘面看,或许也没太多意义。”杜昌勇说,自己一直筹划着再去读点书,他对中国历史颇感兴趣。“但是市场太好了,一直没时间。”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