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公司调查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专版
  • A9:专版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大全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23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4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4版:基金周刊
    如何看待近期“封转开”的投资机会?
    四成基民青睐开放式老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如何看待近期“封转开”的投资机会?
    2007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方伊

      申万巴黎基金公司产品经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获得会计与金融硕士,具备CFA资质。历任台湾金鼎综合证券上海代表处行业分析师,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

      申浩波

      申万巴黎基金管理公司区域副总经理。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毕业。曾任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电子商务营销策划经理、经纪业务营销策划经理。

      陈伟

      湘财证券基金部资深理财师、督导,兼基金销售培训专员,十二年证券从业经验。

      时间:2007年4月20日14:00-15:00

      地点: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

      嘉宾

      方    伊 申万巴黎基金公司产品经理

      申浩波 申万巴黎基金公司区域副总经理

      陈    伟 湘财证券基金部资深理财师

      访问人数:15023人

      峰值访问人数:315人

      发帖数:201帖

      ◆互动实录

      “封转开”要看业绩和规模

      游客7141问:封转开基金的集中申购,与开放式新基金发行相比,我应该买哪个?

      方伊答:无论你投资哪种,都不要因为其净值低(1元)而去申购。其实,如果新基金在产品上没有创新,您完全应该投资有过往业绩历史作为参考的优质老基金。封转开,主要考虑其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水平,以及转开放后的规模,因为封闭式基金过去一般最多只有30亿份,而且没有赎回压力,如果规模一下子扩充较快(上百亿),而且有申购赎回的因素导致规模不稳定,其操作难度是会比封闭式高的,所以不要盲目参与封转开,需要仔细了解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管理开放式基金的能力。

      游客6973问:我想买封闭式基金,我是应该通过二级市场买,还是等“封转开”集中申购的时候再买?

      申浩波答:以目前的折价率和市场背景来看,从二级市场买的收益空间和获得收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游客3724问:我没抓住昨天的暴跌行情,请问还有机会吗?

      陈伟答:基金是个中长期投资品种,讲究的是以时间换收益。如果你明确市场的牛市趋势不变,只要不是在最高点,任何的买入都是对的。一个暴跌的时点,只能让你增加一些未来的投资收益,在总的收益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游客2396问:“封转开”基金申购后,多长时间可以在网上看到它的净值?

      方伊答:在封转开之前,封闭式基金按照规定是每周公布一次净值。封转开之后,作为开放式基金,必须在每个交易日公布前一日份额净值。所以完成封转开之后,你应该可以很快看到基金净值。如果基金公司有特别规定,你可以查阅基金公告。

      上半年还有多只“封转开”

      游客1880问:今年上半年还有哪几只基金“封转开”呢?

      方伊答:上半年到期的有基金兴科、普润、普华、金元、汉博、通宝、景博。

      游客3247问:为什么很多投资者愿意选择买开放式老基金?

      陈伟答:买开放式老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基金投资本来就是有风险的,已经成立的运作了一段时间的基金,其基金经理的管理运作能力比较直观。虽然净值可能高一些,手续费也高一些,但对相对的投资风险会很有把握。

      游客1865问:买封闭式基金应该在转开之前买吗?

      方伊答:建议不要盲目参与封转开,可先了解该基金过往业绩(通过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然后评估基金公司管理开放式基金的能力(如是否管理过较大规模的开放式基金、该基金经理是否有类似经验等)。封转开乃至于其他基金投资活动并不是稳赚不赔的,基金在熊市之中也曾经造成过亏损,但从长期来看,基金仍然是投资理财的必备工具,所以要先培养长期科学的投资理财观念再参与。

      买封基宜通过二级市场

      游客1641问:我想买封闭式基金,应该通过二级市场买,还是等封转开集中申购的时候再买?

      方伊答:如果你确定要投资封闭式基金,建议二级市场购买,还能享受一定的折价以及基金公司对老持有人的优惠措施。但无论投资开放式还是封闭式,还是要看重基金的投资能力,不要过多关注绝对价格高低或者比较微小的折价和优惠。

      游客7208问:我持有的封闭式基金已经亏损,请问我要再持有还是抛出?

      陈伟答: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是由市场买卖双方决定的,随市场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并不反映它本来的净值。目前它的价格与净值存在20%左右的折价。一般情况这个折价是合理的。建议上涨获利后可适时抛出。

      游客3801问:您对券商发行的理财品种如何评价?它的风险怎么样?是否适合老年人买呢?

      申浩波答:券商的理财类产品多属于基金中的基金,理论上来讲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来起到进一步分散市场风险的作用。根据该类产品的契约规定也可以参与二级市场的投资,当然就可以参与封闭式基金的投资。我认为,老年人若有富裕资金完全可以参加包括直接基金投资和券商类理财产品投资。

      投资基金无关行情起落

      游客8490问:现在股市行情下,申购基金是好时机吗?

      方伊答:建议你的基金组合不要超过3只,以免精力不够,无法照应。配置时可以考虑股票型、指数型、混合型互相搭配。申购基金是一项长期的投资理财计划,不要过多与行情的起落相联系,因为个人无法准确把握行情走势。我个人认为目前市场环境良好,可以积极申购市场上老的优质基金。

      游客3208问:我想买入南方稳健基金,现在买入净值是否太高?

      陈伟答:南方稳健是一只很不错的基金产品。如果你明确长期牛市趋势不变,那么任何时点的买入都是正确的。

      游客4621问:调查显示:很多投资者选择买开放式老基金,你觉得这样选择对吗?

      申浩波答:老开放式(股票型/积极配置型)基金目前股票仓位普遍较高,若是看好后市并坚定牛市思维,则买入并持有老开放式基金更为合适,特别是在市场呈现较长时间单边上扬的走势时。(张炜整理)

      ◆嘉宾观点

      不同基金适合不同投资者

      每种投资工具都有自己适合的投资群体。封闭式基金交易方便,有一定折价,而且规模稳定,有助于运作;但是相比开放式基金,由于没有赎回压力,所以也就缺乏业绩压力。如果你看重折价的安全边际,交易方便,并且能够承受可能比较一般的业绩表现,那么可以投资封闭式基金;如果希望购买有业绩支撑的,而且不会频繁交易的基金,那么老的优质开放式基金比较合适;如果希望选择有创新有特点的基金,那么选择优质基金公司发行的新基金是一个选择;封转开的选择主要看重其基金经理过往业绩表现,发行规模大小,以及转开放过程中有否产品创新。

      每个人的投资经历、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都不同,所以“购买哪个基金更好”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个人会选择购买优质的老基金。

      买封基也要作趋势判断

      无风险收益的说法是错误的,只能说风险相对较小,买的决策关键是对于市场长期趋势的判断,而不主要是折价率的细微差别。当然目前的折价率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以目前的折价率和市场背景来看,从二级市场购买封闭式基金的收益空间和获得收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买开放式新基金和买封转开集中申购的基金的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股票仓位是不同的,开放式新基金在正式成立并运作之前是没有股票的,而封转开集中申购的基金多少都有一定的股票仓位。还要视买入后一段时间内的市场涨跌变化,总体而言,下跌则有利于前者,上升则有利于后者。

      封基无须担心赎回压力

      封闭式基金由于其份额规模固定,在封闭期内没有赎回的压力,可以全额按契约规定配置资产。它实现的收益只能用与现金分红。由于它是封闭的,市场只能以双方的供需价格交易,通常存在折价的情况,不以它真实的价值表现。交易的手续费低。开放式基金规模会随市场情况、基金净值表现等综合因素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出现不能续存而进行清算的情况。它以净值表现其实际价值。但认、申购、赎回的手续费高。

      另外,如果你明确长期牛市趋势不变,那么任何时点的买入都是正确的。(张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