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路演回放
  • 4:财经要闻
  • 5:焦点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广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治理股市“老鼠仓” 要引进国际惯例
    不能把节水 和涨价画等号
    寻找“资产富裕型公司”
    年内再次加息不宜过急有八大理由
    国有银行收费不应学外资银行
    企业亏损高管拿高薪扭曲激励机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能把节水 和涨价画等号
    2007年04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魏也

      

      在“中国水务国际大会”上,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平均水费支出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偏低,仅为1.17%,我国城市居民水费支出存在较大空间,水价还可提高一倍以上。

      无论什么资源类产品价格涨价,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促使人们树立节约意识。但是,节约与涨价之间一定存在相对应的因果关系吗?

      事实上,节约用水最大的障碍并不在于水价低,而在于政府提供的节水条件不够。早在2004年,北京水价上提时,高耗水行业提高得最多。有关部门的解释是:政府就是要限制高耗水行业,通过这样的价差鼓励企业使用中水。中水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了一定的水质标准,可以有效利用。

      实际上,无须鼓励,像洗车这样的高耗水企业无不希望使用中水,因为每吨中水的价格只相当于自来水价格的1/60,问题是,企业想用中水未必就能用得上,因为中水使用的渠道和安全性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果政府不提供足够的中水,不提供畅通的渠道,水价涨得再高,企业的节水意识再强,又有什么用呢?

      其实,居民家庭还是非常注意节约用水的,真正缺少节约用水观念的恰是主导水价上涨的政府有关部门。北京市曾对全市48家市、区政府机构2004年的能源消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家政府机关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分别是北京居民的4倍、3倍和7倍。显然,带头浪费的政府有关部门,反过来把板子打到公众身上,有失公允。

      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的水价并不算低。美国城市供水水价平均每立方米也仅为0.597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为每立方米4.8元,而美国的人均收入是我国的20多倍。专家认为,外国城市居民生活水费支出占总支出的3%,而我国居民仅1%,据此判断水价还有上涨空间。这种判断方法是片面的,因为,国外社会保障机制比较健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开支,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埋单的,水价占3%的比例对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中国显然是太高了。

      而且,如果涨价,可能对低收入者造成影响,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据专家测算,目前水费支出已占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的3%至4%,已经接近其承受能力比较靠上的界线。低收入者可能不堪水价重负。节约用水,最重要的是研制和普及节水器具、宣传节水方法———政府尤其要起带头作用,千万不能把节水与涨价画上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