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路演回放
  • 4:财经要闻
  • 5:焦点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广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pdf
     
     
      | 1版:头版
    定向增发仍将担当再融资主角
    沪市新股上市首日集合竞价空间洞开
    “证券登记结算重大课题研究项目”邀请通告
    版面导读
    今日视频·在线
    解冻资金助阵 沪深成交额突破3000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定向增发仍将担当再融资主角
    2007年04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周翀

      

      随着定向增发引入投标式询价机制的试验逐步启动,以进一步规范询价过程的定向增发机制改革重心进一步明晰,而此前所谓“定价基准日分类确定”、“定向增发将降温”和“公开增发实施绿色通道”的传言也不攻自破。

      本报从券商投行和上市公司处了解到,定向增发仍将担当再融资的主要角色。不久前,监管部门就定向增发引入投标式询价机制一事,专门组织了一些券商投行和上市公司进行培训。某投行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在培训过程中明确指出,定价基准日仍按再融资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执行,不会依认购对象和认购方式予以分类确定;同时,对于再融资办法中规定的定向增发、增发、配股、可转债、可分离债等再融资方式,监管部门不会有“舍此取彼”的举措。

      据投行人士介绍,监管部门在沟通过程中,也明确否认了“定向增发定价基准日根据三个基准日价格孰高”确定的说法。“监管部门认为,定价是市场的事情,而孰高原则是带有强制性的措施,监管部门不应干预价格的确定过程。”

      “从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中可以发现,定向增发机制后续改革的关键点就是进一步规范询价过程,”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其核心就是引入投标式询价机制。

      据悉,所谓“投标式询价机制”,一方面是扩大询价范围,其中,基金公司不少于20家,符合资格的券商不得少于10家,且允许发行公司前20名股东参与询价,大型的私募基金、财务公司也可以纳入。此举有利于得出符合上市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价格,也有利于防范价格操纵。另一方面是采用投标制,以价格优先,且投标均属“暗标”,可以形成市场约束,保护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相关报道详见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