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时事·国内
  • 6:价值报告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行业研究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行业研究
    沪东重机增发议案通过 中船资产整合起步
    沪东重机(600150)今年增幅或低于平均水平
    江南重工(600072) 股票投资进入收获期
    中船注入三项资产质地优良
    首季世界船市 中国成最大赢家
    广船国际(600685)未来两年毛利率保持18%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沪东重机增发议案通过 中船资产整合起步
    2007年04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中国造船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全球造船业。我国已制定了加大造船工业投入的政策,我国两大造船集团之一的中船集团正在加大资产整合步伐。结合中船集团“十一五”目标规划和2006年以来集团资本运作的动向,有理由相信,对沪东重机的资产注入仅是中船集团资产整合的第一步。中船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州造船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整合动向值得关注。

      □天相投资 虞光

      

      世界船舶工业向中国转移趋势确立

      几十年来,世界船舶工业的产业转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船中心从西欧向东亚的转移;二是东亚内部的产业转移。

      上世纪50年代之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造船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进入50年代,日本造船业的崛起打破了西欧造船国一统天下的局面,1956年,日本商船下水量首次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而从70年代开始,韩国的造船业逐步发展起来并超过了日本。1999年,韩国承接新船接单超过日本;2000年,新船接单和手持订单远远超过日本,造船产量也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新的世界造船霸主。

      目前,随着中国造船业的崛起,世界船舶市场份额呈现由日、韩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中国船舶工业已经确立了以三大常规船型为支柱产业的发展策略。该策略的确定主要是由于在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中,中国船厂的劳动力优势更为明显;同时,在三大船型建造所需的土地、岸线等资源上,中国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在三大主力船型中,中国与日、韩在研发、设计等方面的科技差距不是特别明显。也就是说,在三大主力船型上,中国船企在资源和要素上的比较优势已经完全超越了科技水平上的相对不足,非常适合在上述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实现船舶工业的产业转移。

      至2006年中国已连续12年排名世界第三造船大国,而且与排名前两位的韩国和日本的差距不断缩小,大有赶超之势。国防科工委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船舶完工量达到创纪录的1452万吨,同比增长20%,占全球船舶完工量的19%。其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完工602万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完工267万吨,地方船厂完工583万吨。2006年我国船舶企业新接订单4251万吨,手持订单6872万吨,占全球订单的24%。2006年出口船舶达到1171万载重吨,出口创汇81.1亿美元,同比增长74%。完成工业总产值172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37%、102%。

      中船集团加快资产整合步伐

      1999年7月,中船总公司被分拆为两个企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船集团、CSSC)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船重工、CSIC)。中船总公司的分拆是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引入竞争机制改革的一部分。新的CSSC和CSIC是由国务院直接管理的央企,采取类似于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形式,其职责是选择主要造船厂的领导层并审查重大投资项目。目前,中国船舶工业拥有1200多座造船厂,其中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的产量目前占中国船舶制造总吨位的大约60%至70%。

      中船集团主要造船设施位于上海、广东和江西,绝大部分造船业务由上海完成。中船集团现拥有58家企业,包括造船厂、研发机构、工厂和多家控股公司,约9.5万名员工,总资产64亿元。中船集团的骨干企业为5个造船“基地”,它们都是近年来企业重组的产物,分别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广州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集团还下属多家船舶设备制造厂,如上海沪东重型机械厂(大型柴油机制造企业)。2006年中船集团完工交船达602万吨,已经连续三年稳居世界造船集团前三名,到2010年造船产量有望达到1000万吨,争取成为全球第二大造船集团,为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集团奠定坚实基础。

      为抓住国际造船行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历史契机,早日实现在产品、技术和规模上全面赶超日、韩等世界造船强国,中船集团计划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代表集团民品造船和修船整体核心竞争力、具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船舶建造、修理及主要相关核心配套业务,即核心民品主业。“十一五”期间,中船集团外高桥、长兴、龙穴等大型船舶修造项目及相关主要配套业务等核心民品主业计划投资额约200亿元。到2010年造船、修船、配套等核心民品业务销售收入将达到600亿元左右,约占集团企业民品业务的80%,占集团企业总额的2/3以上。

      中船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沪东重机(600150)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4亿股,发行价格为每股30元。认购方式分为资产认购和现金认购两部分。其中控股股东中船集团以资产认购不少于发行总量的59%。定向增发完成后,沪东重机(600150)将持有外高桥100%的股权,澄西船舶100%的股权、远航文冲54%的股权。具有了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修船、远航文冲船舶和原来沪东重机资产的新上市公司涵盖了船舶制造业中的造、修、配完整产业链,新公司有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制造企业。

      结合中船集团“十一五”目标规划和2006年以来集团资本运作的动向,有理由相信,对沪东重机的资产注入仅是中船集团资产整合的第一步。

      中船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除沪东重机之外,还有江南重工、广船国际。这两家上市公司分别地处上海、广州,而中船集团进一步资产整合的潜在目标———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州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也地处上海、广州两地,且与江南重工、广船国际有极深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