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特别报道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环球财讯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调查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7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海外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海外上市公司
    中航集团一周内二度增持东航H股
    首家中国内地企业在东证所上市
    李嘉诚 再度落子西安
    上市首日飙升60% 栾川钼业成年内最赚钱新股
    世茂房地产 暂无回归计划
    明基变身佳达电通 重回代工原点
    首都机场2006年净利润近11亿元
    创维数码3月电视销量跌15%
    联通首季盈利升四成 C网高增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联通首季盈利升四成 C网高增长
    2007年04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张韬    

      

      就在联通刚刚递交了一份漂亮的年报后不久,昨日,中国联通(0762.HK)再次发布了一季度业绩报告。

      公告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上升41.3%;实现营业收入238.56亿元,同比上升4.2%。公司今年一季度GSM移动通信业务服务收入为150.9亿元,同比上升5.5%;平均每月每用户通话分钟数(MOU)为237.2分钟,平均每月每用户收入(ARPU)为46.8元。同时,CDMA移动通信业务服务收入为65.2亿元;平均每月每用户通话分钟数(MOU)为257.4分钟,平均每月每用户收入(ARPU)为58.6元;长途、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服务收入为9.7亿元,税前利润1.2亿元。

      同时,联通A股也发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

      财报显示,联通A股实现营业收入24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其中通信服务收入22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在反映了可转换债券换股权公允价值变动的未实现收益1.46亿元后,公司实现净利润(不含少数股东损益部分)为11.7亿元,同比增长42.4%。

      易观指出,2006年中国联通C网实现运营5年来首次全年赢利。财报显示,2006年中国联通CDMA业务税前利润达10.6亿元,CDMA1X无线数据业务用户总数达2004万户。而一季度的财报再次显示联通C网的收入高达65.2亿元。

      易观认为,联通C网去年首度盈利。而联通C网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联通在坚持效益导向中严格控制了手机补贴成本。2006年联通大规模集中采购使定制手机降幅超过40%,手机价格的大幅下降在减少联通手机摊销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用户入网CDMA门槛,截至2006年底,C网用户年增长率达到11.5%。随着规模效应带来的高成本时代的终结,联通C网逐渐摆脱了成本支出与收入不匹配的困局。

      此次联通并未就一季度财报做出过多解读。不过在日前发布年报时,常小兵针对联通可能出售C网的传闻表示:联通并未与其他运营商就出售任何联通一张网络进行磋商。

      在今年的工作展望中,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CDMA业务将进一步改善终端供应,合理利用成本,拉动用户于收入增长。”在业绩发布现场当被问及联通的3G策略时,常小兵只是表示,目前政府部门还没有给出具体的3G发牌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