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特别报道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环球财讯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调查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7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海外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海外上市公司
    中航集团一周内二度增持东航H股
    首家中国内地企业在东证所上市
    李嘉诚 再度落子西安
    上市首日飙升60% 栾川钼业成年内最赚钱新股
    世茂房地产 暂无回归计划
    明基变身佳达电通 重回代工原点
    首都机场2006年净利润近11亿元
    创维数码3月电视销量跌15%
    联通首季盈利升四成 C网高增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明基变身佳达电通 重回代工原点
    2007年04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张韬

      

      昨日,数百位明基副理级以上主管,一大早接获“重大业务通知”邮件。明基董事会在邮件中宣布,母公司将改名为“佳达电通”,保留 ODM(原始设备生产商)业务,专注代工。这意味着明基经过多年的发展,再次从品牌回到代工ODM原点。

      明基董事会同时宣布,BenQ等品牌部门则并入子公司明基亚太,同时更名为“明基电通”,资本额约36亿元新台币,两家公 司仍由李焜耀担任董事长,最快于9月1日分拆完毕。

      直接引发明基回归ODM原点的动因还是归结于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的惨痛失败。日前,明基刚刚递交了一份亏损高达约8.32亿美元的历史最差年报。为尽快止血,明基去年底宣布停止投资德国手机厂,同时启动ODM事业分拆独立作业,成立IMS事业群。

      不过,单纯收购西门子手机失败的打击还不是明基痛苦的全部。今年3月,明基又爆发涉嫌内线交易案,财务资深副总游克用遭收押禁见至今。

      坚定明基回归代工的原因可以从明基的营收看出端倪。明基自去年9月28日宣布不再投资明基移动(BenQ Mobile)后,占品牌部门营收的主力产品手机,从去年第1季单季出货量700多万部,到去年第4季骤降到60多万部,使得品牌部门营收大幅缩水。到今年第1季,明基品牌营收降至148亿元新台币,且因清理手机库存,仍呈现亏损;代工部门第1季营收为225亿元新台币,不仅超越品牌部门,还出现获利。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品牌营收规模远不如代工部门,再加上目前代工部门成为主要的获利来源,因此在2个月前,明基重新思考组织分拆计划,并于昨日董事会决议,让明基将于今年9月1日改名为“佳达电通”,重回6-7年前ODM营运模式,专注于代工。

      至于品牌部门则并入目前子公司明基亚太,合并后更名为“明基电通”,资本额约36亿元新台币。由李焜耀担任董事长、副总长王文灿,总经理则由李文德担任。未来将以区域划分,专注欧洲、中国大陆市场。

      明基董事长李焜耀表示,尽管未来明基更名为佳达,但是明基友达集团名字不会改变,而且未来佳达电通也不会与友达合并,也就是不会走群创模式,双方各自独立,但是合作关系会更深一层。

      李焜耀表示,品牌、代工分家后,要追求各自最大利益,因此未来佳达电通对于明基电通持股,将由百分之百降至20%以下,让双方各负盈 亏。佳达电通降低品牌子公司持股,主要是因为过去在台湾地区做品牌,不容易看到价值,因此分拆干净才能让投资人看得更清楚。而未来品牌公司将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