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特别报道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环球财讯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调查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7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D28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28版:信息披露
    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4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上接D27版)

      (2)生产经营的主营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情况的说明

      截止报告期末,根据赛诺公司提供的统计数据,公司主营平板电视的综合市场占有率为9.01%,位居行业第四;根据海关出口统计数据(含外资企业),公司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出口金额分别为2.7亿美元和1.19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我国同类出口金额的6.33%和17.47%,分列行业第四和第二,其中大尺寸平板电视的出口比例占公司出口总量的58%。

      2006年8月公司推出全能微晶系列液晶电视,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其中LC-47R35机型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颁发的“最佳外观设计”奖,这是本公司乃至整个中国家电业首次获此殊荣。

      (3)报告期内占主营业务收入10%(含10%)以上的业务情况:(单位:元)

      

      (4)主营业务分区情况:                            (单位:元)

      

      2、主要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3、主要供应商、客户情况: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0.9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4%;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268,586万元,占公司销售总额的32.94%。

      4、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分析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增减原因的说明:

      营业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96%,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运输费、广告促销费、销售佣金、售后服务费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68%,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存货及坏帐准备的计提数增加以及研发的投入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

      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1131%,主要是平板电视激烈降价,显著影响公司产品盈利水平;同时公司加大老产品库存处理力度;全面清理对外投资及海外业务,出售和处理其不良资产;并对公司财产进行全面清查,对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核销及加大应收帐款坏帐处理等原因所致。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45%,主要是报告期与2005年相比没有对联想移动公司的投资收益所致。

      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772%,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罚款支出增加所致。

      应收票据较上年同期增长280%,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银行承兑汇票增加所致。

      长期股权投资较上年同期减少78%,主要是因为报告期转让联发集团有限公司20%股权所致。

      预付帐款较上年同期减少92%,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减少预付款所致。

      应付帐款较上年同期增长112%,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采购量增大,帐期延长所致。

      其他应付款较上年同期增加465%,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支付给国外客户的价格补差、部件费用、市场开发费及售后维修费增加所致。

      预提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44%,主要是因为报告期预提的销售佣金及回款折扣、仓储、运输费、广告费及售后服务费增加所致。

      (二)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自2004年起,平板电视经两年酝酿后市场全面爆发,以及2008年奥运会,国家将实行数字高清电视转播,给我国彩电企业尤其是我司以数字液晶、等离子电视为主要产品的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对机遇,公司一方面加速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抢占市场先机,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2006年8月25日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入股本公司,成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积极引入华映公司在内控管理、制造、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促进公司管理升级。2007年制订的经营总则为:以品质和成本为核心,提高运营效率,强化内部流程通畅,以加快公司健康发展。

      2007年随着平板电视产能的逐步释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在低毛利时代获得稳定的收益,给投资者创造价值,是公司今年经营工作的重心。公司2007年将从产品品质和成本为中心强化内部流程畅通、建立新的赢利模式、整合构建信息平台、变革组织架构、强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和研发工作的标准化等各个环节,深挖潜力,向管理要效益。

      海外市场坚持以OED/ODM为主,自有品牌为辅的销售原则,注重产品结构组合和VIP客户的培养;重点关注外汇风险的控制,增强海外分公司当地融资能力。

      6.1.1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适用□不适用

      1、2006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现行会计准则)的金额取自公司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编制的2006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该报表业经天健华证中洲(北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并于2007年4月24日出具了“天健华证中洲审(2007)GF字第020016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该报表相关的编制基础和主要会计政策参见本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

      2、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共2项,金额为2,555,198.39元;根据38号准则,上述借方差额予以冲销,相应调减留存收益。

      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共1项,金额271,058.37元;根据38号准则,上述贷方差额予以冲销,相应调增留存收益。

      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其他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共1项,金额222,300.41元;根据38号准则,上述贷方差额予以冲销,相应调增留存收益。

      上述各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冲销后,共调减留存收益合计2,061,839.61元。

      3、所得税

      

      2007年1月1日,本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1,238,363.89元,相应调增期初合并留存收益811,048.40元(列示于差异调节表的“所得税”项目下),调增少数股东权益427,315.49元(列示于差异调节表的“其他”项目下)。

      4、其他

      (1)2007年1月1日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权益

      

      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各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合计15,146,268.80元;根据各子公司少数股东持有股权比率,各子公司因新现行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数而产生的少数股东权益差异数为427,315.49元;调整后,2007年1月1日少数股东权益为15,573,584.29元。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请见前述6.1

      6.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请见前述6.1

      6.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6.5 非募集资金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6.6 董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意见"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6.7 董事会本次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根据天健华证中洲(北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数据,2006年公司亏损52,333万元,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本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

      报告期公司没有资本公积转增预案。

      公司本报告期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不适用

      §7 重要事项

      7.1 收购资产

      √适用□不适用

      见“7.4重大关联交易2、”表述。

      7.2 出售资产

      √适用□不适用

      见“7.4重大关联交易2、”表述。

      7.3 重大担保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7.4 重大关联交易

      7.4.1 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

      √适用□不适用

      1、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

      (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关联交易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关联交易

      

      2、资产、股权转让的重大关联交易

      1)、本公司向厦门建发股份公司转让本公司持有的联发集团有限公司20%的股权,交易的金额为15,108万元,以资产评估价值为定价依据,该交易产生收益3,606.36万元。资产的帐面价值为11,501.64万元,资产的评估价值为15,107.47万元。转让价格与帐面价值或评估价值没有较大差异。该事项已于2006年4月29日刊登在《中国证券报》第C005版、《上海证券报》第B140版上。

      2)、本公司受让股东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拥有的“厦华”系列注册商标,交易的金额为8,000万元。采取协议定价原则。资产的评估价值为44,290.93万元。转让价格与帐面价值或评估价值差异较大的原因是大股东为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低价转让。该事项已于2006年8月30日刊登在《中国证券报》第B39版、《上海证券报》第A19版上。

      3)、本公司向公司股东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购买其拥有的专利技术,交易的金额为人民币1元。采取协议定价原则,转让价格与帐面价值或评估价值差异较大的原因是大股东为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低价转让。该事项已于2006年8月30日刊登在《中国证券报》第B39版、《上海证券报》第A19版上。

      7.4.2 关联债权债务往来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7.4.3 2006年资金被占用情况及清欠进展情况

      √适用□不适用

      2006年资金被占用情况及清欠进展情况

      

      7.5 委托理财

      □适用√不适用

      7.6 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7.6.1 原非流通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做出的承诺事项及其履行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末持股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增减变动情况

      □适用√不适用

      7.6.2 未股改公司的股改工作时间安排说明

      □适用√不适用

      7.7 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适用√不适用

      §8 监事会报告

      监事会认为公司依法运作、公司财务情况、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公司收购、出售资产交易和关联交易不存在问题。

      §9 财务报告

      9.1 审计意见

      

      9.2 披露比较式合并及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附后)

      9.3 如果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提供具体说明。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未发生变化

      9.4 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本公司根据财政部驻厦门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财驻厦监[2006]069号”《关于对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情况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的通知》,对其中涉及到2005年度损益的处理决定,追溯调减了2005年度净利润-11,547,452.74元,同时相应调整了2006年度利润表相关项目的上年数及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1)2006年度利润表相关项目上年数调整明细如下:

      

      (2)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年初数调整明细如下:

      

      9.5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未发生重大变化。

      9.6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

      审阅报告

      天健华证中洲审(2007)阅字第020029号

      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阅了后附的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华股份公司”)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以下简称“差异调节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以下简称“通知”)的有关规定编制差异调节表是厦华股份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阅工作的基础上对差异调节表出具审阅报告。

      根据“通知”的有关规定,我们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财务报表审阅》的规定执行审阅业务。该准则要求我们计划和实施审阅工作,以对差异调节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有限保证。审阅主要限于询问公司有关人员相关会计政策和所有重要的认定、了解差异调节表中调节金额的计算过程、阅读差异调节表以考虑是否遵循指明的编制基础以及在必要时实施分析程序,提供的保证程度低于审计。我们没有实施审计,因而不发表审计意见。

      根据我们的审阅,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上述差异调节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通知”的有关规定编制。

      此外,我们提醒差异调节表的使用者关注,如后附差异调节表中重要提示所述:差异调节表中所列报的20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新会计准则)与2007年度财务报告中所列报的相应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天健华证中洲(北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中国注册会计师:周洁

      中国注册会计师:曾玉珍

      中国 北京 2007年4月24日

      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公司负责人: 陈顺棻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谢思瑜     会计机构负责人:赵呈闽

      重要提示:

      本公司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目前本公司正在评价执行新会计准则对本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产生的影响,在对其进行慎重考虑并参照财政部对新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讲解后,本公司在编制2007年度财务报告时可能对编制“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以下简称“差异调节表”)时所采用相关会计政策或重要认定进行调整,从而导致差异调节表中所列报的20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新会计准则)与2007年度财务报告中所列报的相应数据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附注

      一、编制目的

      本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为分析并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11月颁布了“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通知”的有关规定,在2006年度财务报告的“补充资料”部分以差异调节表的方式披露重大差异的调节过程。

      二、股东权益调节表的编制基础

      差异调节表系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至第十九条和“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以200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并依据重要性原则编制。

      1、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根据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和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填列。其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其他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调增留存收益。

      2、所得税

      2007年1月1日执行新会计准则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减留存收益;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增留存收益。

      3、其他

      (1)少数股东权益

      新会计准则对少数股东权益的影响金额,包括:

      ①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现行会计准则”)确认的2006年12月31日的少数股东权益;

      ②各子公司因新、现行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数而产生的少数股东权益差异数。本公司主要根据各子公司的新、现行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金额和少数股东持有的股权比率,计算相应差异调节金额。

      (2)除上述调整事项之外根据38号准则需调整的其他事项。

      三、主要项目注释

      1、2006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现行会计准则)的金额取自公司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编制的2006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该报表业经天健华证中洲(北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并于2007年4月24日出具了“天健华证中洲审(2007)GF字第020016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该报表相关的编制基础和主要会计政策参见本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

      2、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共2项,金额为2,555,198.39元;根据38号准则,上述借方差额予以冲销,相应调减留存收益。

      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共1项,金额271,058.37元;根据38号准则,上述贷方差额予以冲销,相应调增留存收益。

      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其他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共1项,金额222,300.41元;根据38号准则,上述贷方差额予以冲销,相应调增留存收益。

      上述各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冲销后,共调减留存收益合计2,061,839.61元。

      3、所得税

      

      2007年1月1日,本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1,238,363.89元,相应调增期初合并留存收益811,048.40元(列示于差异调节表的“所得税”项目下),调增少数股东权益427,315.49元(列示于差异调节表的“其他”项目下)。

      4、其他

      (1)2007年1月1日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权益

      

      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各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合计15,146,268.80元;根据各子公司少数股东持有股权比率,各子公司因新现行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数而产生的少数股东权益差异数为427,315.49元;调整后,2007年1月1日少数股东权益为15,573,584.29元。

      董事长:陈顺棻

      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