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将高于上年增速
主持人:明天就是“五一”黄金周了。这将是又一个居民消费旺季。不过,今天我们不谈黄金周问题,而想把目标锁定在消费需求上。现在的问题是,今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继续呈加快趋势能否持续?我们注意到,对此不仅搞宏观经济的人很关心,这段时间,敏感的证券投资界人士也出奇地关心消费需求状况,这可能与他们预估未来市场需求与企业利润走向有关。
梁达:没错,作为一家专业媒体,我很理解你们为什么要关注这个话题。在讲述我的判断前,我想稍微细致地说一下几个值得注意的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88亿元,同比增长14.9%,3月份增长15.3%。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333亿元,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855亿元,增长13.7%。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17842亿元,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2984亿元,增长17.4%。今年一季度零售总额的增幅比上年平均增幅高1.2个百分点。
正如你刚才所问,从上面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增速继续呈进一步加快势头,如果结合去年的数据看,这种增长势头表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已处于不断上升的通道之中。
那么,目前消费需求的快速增势能否在高位上继续维持?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有多大?我觉得,综合多种因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消费政策对居民消费影响进一步加大,预计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会延续上年走势,甚至有可能高于上年增速,因此实际消费增长速度也将高于GDP增速,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力只会加大,不会减弱。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
刺激消费的政策正在提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主持人:照你分析,现在有哪些因素对拉升消费需求正在起作用?比如,有哪些政策正在产生直接影响呢?
梁达:2006年,衡量城乡居民商品性消费的主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的增速达到13.7%,增幅提升了0.8个百分点。这一速度快于1998-2005年间的平均增速,也超过了同期的GDP增速,这表明消费需求增势强劲,呈现出本轮经济扩张期以来最强有力的上升势头。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升势呢?我觉得,首先与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有关。
去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举措,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居民购买力,增强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和预期消费的信心,为消费品市场繁荣打下了基础。
其中,直接产生作用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大幅度提高军人工资水平;二是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部分省市再次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一些省市适当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三是改革了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四是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1600元,这一重大税制改革举措有利于实质性提升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以上改革措施使城市居民从不同渠道得到实惠,货币支付能力得以提高。
另外,国家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也大大增强了农民的购买力。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与税费改革之前比,减轻农民税费负担达10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制定和推行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逐步解决了农民工工资偏低的问题,对保证进城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通过新农村建设、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及其他多项对农民“多予”措施促进务农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对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政策效应对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收入的增加又为促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
消费环境优化为提升消费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主持人:在消费环境方面,有什么变化值得关注,并对提升消费有明显作用呢?
梁达:从消费环境的改善状况看,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以及新农村建设新政的积极实施,为消费品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了改变农村消费总体“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的现状,商务部从2005年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和“双百”工程。“万村千乡”工程即从2005年起,力争用3年时间,在70%的乡镇、50%的行政村建成25万家标准化的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双百”工程即是支持100家大型批发市场,重点扶持100个农村的大型流通企业。通过这两项工程的实施,消除了一些流通瓶颈障碍,逐步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
在城市,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新兴业态,并着力解决教育和医疗乱收费、电信服务价格高等问题,完善住房、汽车等消费政策,规范和促进消费信贷发展,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这些都为拉动市场消费提供了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出台更为严厉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措施,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还消费者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因此,总的来看,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对消费需求的增长也起了明显的保障作用。
消费热点持续扩大,服务消费增势更强
主持人:需要一提的是,消费需求能否稳定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有多大,在很大程度上与新消费热点的形成与既有消费品的巩固有关。那么,对于消费热点,你有什么评判呢?
梁达:从多种因素看,近几年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既与消费政策的调整有关,也与住房、汽车、旅游、信息等消费热点的带动作用密不可分的。其中,住房和汽车仍将充当主力军,汽车和住房等重量级商品消费的持续增长对整体消费的拉动作用较大。
从汽车消费看,汽车是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一种标志性商品,从各个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将进入汽车消费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人均GDP已经接近或超过3000美元;加上一些高收入消费群体,汽车又面临新一轮的更新时期。因此,今年较长一段时期,汽车消费将会维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步入一个稳定的增长期。
从住房消费看,我国已经进入住房需求大幅度增长时期,城市化和人均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房屋的自然折旧将带来对住房的巨大需求。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城市化率将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而城市化率的发展直接带动的是房地产业发展。从这些情况考虑,未来房地产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此外,各地二手房交易市场不断规范和完善,一、二级住房市场联动,将有效满足不同的购房需求。
预计今后几年,我国房地产业投资和销售快速增长的局面将不会有大的改变,商品房仍将成为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导产品。
另外,从“九五”后期开始,通信、信息消费已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产销均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同样,随着目前我国居民外出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旅游业将是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此外,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保健和健康型商品的消费,特别是绿色商品备受欢迎,追求保健和健康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与之相关的商品需求量将会随之增加。
当然,今后服务消费也有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可以肯定的是,国家将继续采取扩大消费的宏观政策措施,将推出更有力度、更具效果的政策措施,经济增长方式将会实现重大转变。这些为今后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氛围。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今后几年,扩大内需的重点应继续放在增加居民收入,改革现有收入分配机制,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净化消费环境;积极推进和完善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降低住房、医疗、教育对居民消费的挤压力,缩小其支出比重,使消费者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从而使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保持消费快速增长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主持人:显然,多年来令人头疼的消费不振问题正在得到缓解,现在的消费增长趋势在总体上是向上的。问题是这种趋势能否保持,又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持国内消费的持续增长,以消除经济内外失衡的压力呢?
梁达: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不少措施,现在主要是完善问题。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方面需要强调。
第一,继续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政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农民收入上。为此,一是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二是要逐年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三是要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四是要继续减轻农民负担。
第二,努力促进中低收入阶层消费潜力的释放。一方面要按照"补低、扩中、调高"的原则,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确保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缩小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另一方面要采取必要手段,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可承受的廉价商品供给,从而有效引导消费潜力的释放。
第三,继续净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供给质量。国家有关部门要对消费环境进行整顿,加大立法、执法的力度,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抓紧清理、修订现行抑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和政策,合理调整消费税,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收入向消费的转化。
总之,既有政策的持续执行,消费环境的不断优化,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将会促使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此,我是比较乐观的。
1990-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单位:元
年 份 农村居民家庭 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纯收入 人均生活消费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消费性支出
现金支出
1990 686.3 374.7 1510.2 1278.9
1991 708.6 404.7 1700.6 1453.8
1992 784.0 431.4 2026.6 1671.7
1993 921.6 490.1 2577.4 2110.8
1994 1221.0 648.2 3496.2 2851.3
1995 1577.7 859.4 4283.0 3537.6
1996 1926.1 1076.2 4838.9 3919.5
1997 2090.1 1126.3 5160.3 4185.6
1998 2162.0 1128.2 5425.1 4331.6
1999 2210.3 1144.6 5854.0 4615.9
2000 2253.4 1284.7 6280.0 4998.0
2001 2366.4 1364.1 6859.6 5309.0
2002 2475.6 1467.6 7702.8 6029.9
2003 2622.2 1576.6 8472.2 6510.9
2004 2936.4 1754.6 9421.6 7182.1
2005 3254.9 2134.6 10493.0 7942.9
2006 3587.0 2415.5 11759.0 8697.0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