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
五一长假,股民们没事干了。多数股民已是“财富饥渴症”的患者,所以长假期间需要做些心理按摩。九千万户股民,以平均每户两人计算就是1.8亿人了。但股市中究竟有多少钱呢?
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现在不到5万亿元,流通市值加上打新股的冻结资金(最高时达到1.5万亿元)至少占入市资金总量的90%,所以目前的入市资金总量估计在7万亿元左右。其中,有据可查的是基金,持股加现金不到1.2万亿元;QFII一百亿元的额度几乎用罄,以增值1倍计,有1500亿元;其他机构合计也算1500百亿元,还有呢?去年就有人说海外偷渡入境炒股的“热钱”有2000多亿美元,也就是1.6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此数靠谱,也按增值一倍计算,就是3万多亿元。这样算来,中国股民手里的钱就少得实在可怜,1.8亿人围着不到4万亿元价值的股票发痴发狂,平均每个账户不过区区2万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海外入市“热钱”有2000亿美元之说应为讹传。
从程序上讲,海外的专业投资机构不可能参与“热钱”入市,因为政府的监管机构不能视而不见,机构的内控稽核也不能坐视不管,基金管理人是打工皇帝,更不可能为这笔钱违规操作。即使有这笔钱,充其量是来自于私募基金,或者是罗杰斯这样的投资个体户。从制度上讲,海外机构和个人也不可能大量介入“热钱”,因为目前国内尚不承认合伙制,法人投资面临多重课税,投资收益几乎无法核算。再加上外籍个人注册公司都不容易,参股国内也不可能隐身,结果就只能借道“人头户”,这种操作模式与西方文化相背,只有海外华人和台湾、香港同胞有可能接受。
藏在“人头户”后面的机构是中国式私募基金的的运营模式,其中当然不乏台资港资,但主流也是海外的个人资金,而不是机构资金。“热钱”的原始定义,是跨境流动兴风作浪的机构资金,和借“人头户”炒股的海外个人资金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解读了所谓“热钱”之讹,相关的结论就是:当前股市的投资主力依然是散户。如果说2006年机构异军突起,一度改变了散户占主导的中国股市,但是2007年又出现了趋势性逆转,散户的新开户数激增。所以,当前股市的主推手不是“热钱”,而是热情;不是海外隐士,而是本土新军;不是机构的价值发现,而是散户的财富饥渴。如果事实果真如此,业内常用的分析工具在目前就肯定不适用了。因为股市投资的分析工具之所以行之有效,多半是由于主流投资人相信其有效,并因彼此之间的共识而产生出协同效应。由此推论,我们对于当前股市的非理性繁荣还应保持谨慎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