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4月里,银行不同币种的理财产品在预期收益率表现上产生了分化,人民币理财市场的固定收益产品预期收益率较3月份有所下降,而美元固定收益产品平均收益率则呈整体上升趋势。这是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新近发布的《2007年4月银行理财月度报告》(下称“报告”)所得出的结论。
根据统计,2007年4月,共有22家银行(17家中资银行和5家外资银行)推出了174款银行理财产品,与3月155款发行量相比,增幅为13.3%。
从产品的收益来看,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的表现显然不及美元固定收益产品。其中,人民币固定收益理财产品3个月与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2.4%、2.5%,低于3月份的2.71%和2.59%,跌幅达到0.31和0.9个百分点;1年期产品也不例外,3.2%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较3月下降0.1个百分点。
但是相形之下,美元理财产品的表现就要略胜一筹,固定收益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4月达到了5.09%,较3月增长了0.5个百分点。报告分析认为,美元产品收益的上升与近期美国国内能源供需变化导致的货币政策预期有关。"截止4月下旬,美国汽油库存连续11周的下降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能源价格的上涨推高了整体通胀水平,加大了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因此美元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上升趋势也就得到了一定的解释。
但是对于人民币理财市场固定收益产品的“消极”表现,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秦思表示,这一现象与近期加息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宏观经济变化相背离,究其原因,可能与春节后银行资金松动有关,但是具体还可能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与此同时,报告还指出,4月份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创新趋势明显、银信合作深化的特征。其中中资银行发售的QDII产品也开始引入了CPPI(动态保本策略),解决了资产搭配上的固定比例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本运营效率与投资收益。另一方面,银信合作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的表现也在继续深化,中信银行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将资金购买信托产品后,最终投资于私人股权领域,不同于多数银信产品投入股市进行新股申购等低风险投资的路径,为银信合作拓展了思路。
数目 比3月增减数目 占当月产品总量的比例
固定收益产品 70 -1 40.20%
浮动收益产品 63 16 36.20%
结构型产品 41 4 23.60%
产品类型
数目 比3月增减数目 占当月产品总量的比例
人民币产品 72 7 41.40%
美元产品 66 9 37.90%
产品币种
产品期限
数目 比3月增减数目 占当月产品总量的比例
6个月以下(含6个月) 41 -3 23.60%
1年期以上(含1年期) 133 22 76.40%
产品收益(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
4月平均预期收益率 3月平均预期收益率
3个月 2.40% 2.71%
6个月 2.50% 2.59%
1年期 3.20%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