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专版
  • 9:专版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指南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5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解决B股市场问题 是否已“水到渠成”
    从全球资产重估看人民币升值趋势
    手机单向收费 为何再过渡两年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信息披露四要素
    “赌民”入市提防法律诉讼风险
    金融市场面临调整压力 风险危机并非空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解决B股市场问题 是否已“水到渠成”
    2007年05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郭凤霞

      

      五一长假最后一天,笔者在上海浦西一家小理发店里无意间听到一段对话:一位从新西兰回来的女顾客和一位从澳大利亚回来的男顾客正在聊天,说到目前热火朝天的A股市场,两人均唏嘘感叹不已。女顾客突然面授机宜,赶快把手中的澳元换掉,去买B股!听说B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她自己已经全部投进去了。男顾客则说,自己虽然没开B股帐户,但已经委托家人在投资。他非常认真地说道,“已经17年没回国了,走遍世界各大城市,感觉还是国内好,生活环境舒心惬意,还有那么多赚钱的机会!”

      “去买B股!”这两位“海归”的“决策”令我思索再三。很巧的是,第二天一开市,B股指数一路飙升,几乎全线涨停,96只可交易的B股有95只涨停,两市B股指数均以历史最高点收盘。据股评人士说,A、B股市场不断拉大的价差,使得B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开始显山露水,一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已先行潜入。他们还分析说,这轮行情的发动基本上是散户行为,是一些精明的投资者从市场运行的角度分析,认为目前已到了从根本上解决B股市场问题的时候了。

      短短不过两年,投资者对待B股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喻其为沧海沧田绝不为过。B股市场开设15年来可谓牛短熊长,最低跌至21.24点那段沉寂痛苦的历史相信大家还没忘记。多年来B股市场走过的是一条裹足难行的困顿之路,长期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整体运行形势严重背离。二级市场交投低迷,投资者大多被深套其中;一级市场融资功能基本丧失,上市公司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值。被股民称之为“鸡肋”的B股市场从门可罗雀,唯恐避之不及,到目前众多投资者倾囊而出,趋之若鹜,则反映出一种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但这是否意味着解决B股市场问题,已经具备了“水到渠成”的条件呢?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回顾和审视,平心而论,B股市场其实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颇具中国特色的创新之举。当初B股市场的功能定位是,在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解决外资的跨国进入和退出的问题,使国有企业能通过B股市场进行融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资金短缺问题。由于B股市场的制度设计着眼于“开辟引进外资的渠道”,具有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市场安排,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过渡性色彩。这是一种历史现象,但随着海外融资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红筹股、H股、N股、S股、香港创业板等多种方式的推出,B股市场的发展空间受到挑战,B股市场的生存问题也受到了挑战。2001年2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向拥有合法外汇收入的境内居民开放B股市场的规定,标志着我国B股的市场定位和发展取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就是说,我国证券市场全面开放的战略性高度,使B股市场受到了新的挑战。

      B股市场的单边上扬,除了受到A股市场强势行情的影响之外,当然还有众多综合因素,比如,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的升值;B股上市公司业绩捷报频传;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们对B股市场的未来预期。

      目前我国已拥有1.2万亿的外汇储备,居民手中的外汇储蓄也在大幅增加,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也在加快,整体市场环境与15年前设立B股市场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进一步扩大融资空间,增加投资品种,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促进外汇资金的合理流动,从建立多层次市场的角度考虑,解决B股市场的发展定位,恢复B股市场的融资功能也应尽快放到议事日程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