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近野
“偏见”一词,中国古人本不会讲,到了南北朝时代方才出现。有个叫傅縡的人,做过陈朝的撰史学士与司空府记室,又笃信佛法,他曾经在一篇叫做《明道论》的文章里说:“三论之兴为日久矣。龙树创其源,除内学之偏见。提婆扬其旨,荡外道之邪执。”佛教另一则论文《三论游意义》里解释“龙树破内学”一事说:“佛灭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出兴于世,皆执自见为是,他见为非。”所谓偏见,正是如此。
我们凡人,执自见为是,他见为非,这样的情形也太多了,光在“消费”这一个小题目上,偏见就难数清。举个例子,当你看到Zara专卖店里无数女人面带幸福地抱着衣服准备试穿时,是否会有这样的想法:“女人就是容易被大牌子骗”?又比如,你前晚看到海南香蕉几分一斤、烂在田头的新闻而今天北京市场的香蕉价格是一元五角,会不会暗骂一声“钱都被奸商赚去了”?
你有这样的想法,但这些想法的根据又是什么呢?很多时候,不过就是当时眼睛一看、心头一动。这样的见解再多,也不足取。
执自见为是,他见为非,就意味着人们总容易把别人的观点当偏见,自己的是正道。例如争执时会说:“那只是你个人的看法……”,天知道,谁的看法这有什么要紧。所以光给具体的看法打偏见标签没什么用处,对付偏见的方法之一,是正面审视自身见解,看看它从何而来,根据为何,预设立场和论证过程是否可靠。方法之二,则是在发言之前,尽量别作井底之蛙。倘若要为此作一些练习,则《消费的秘密》这样的调查读物,很适合作为思考的靶子,或调查的范本。
这本书是群修习“消费社会学”课程的研究生的作业集。每一位作者,都选择消费世界中一个事件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既有商场打折、返券活动这类让消费者一直觉得迷糊的事,也有星巴克与小资这样仿佛不言自明的问题。对前者的研究,仿佛与揭开“消费的秘密”之题更切近,但对“星巴克的人类学观察”,实则更有对镜自览的功用,令我们能在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看到自己的行为,而当其中的逻辑浮现时,或许要出一身冷汗。
星巴克的故事很简单———一家咖啡馆,被列为小资的标志之一。作者在人民大学附近的星巴克当代店做了一次田野调查,长期观察那里消费者的种种行为,得出不少有趣的结果。例如把店内的空间分作灯光和座椅都较为舒适的A/B区以及靠近门口,较为公开的C/D区,就可发现A/B区往往是长时间泡在店内的熟客,C/D区则是新客人。熟客们通常声称在星巴克有社区感,因此在此工作精神更好(他们会带着笔记本电脑),但实际上彼此并不对话,干活效率也不见得会比别处好些。何以熟客们会热衷于谈论这样一个并不存在的“社区”?作者根据对一些个案的深入观察,认为星巴克的符号隐喻极其强力,而正如布尔迪厄所讲的那样,在星巴克的消费,最终成为了地位、身份,甚至品位的再生产工具。无论是在这家咖啡馆内坐上半天一天的熟客,或是一些有意渲染其消费经历的网络叙述者,又或是文中一位排斥星巴克“恶俗”意味的受访者,莫不如此。
在观察者眼中,消费的“不纯粹“是它最迷人之处。固然饿时吃饭困时眠是很不错的生活方式,但社会中多数人的消费行为仿佛磁场中的电子,受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左右。本书中另一篇关于数年前尖头皮鞋热的文章便是极好的例子:作者写作该文时,尖头皮鞋正从屡遭恶评变得相当热门。原本觉得尖头皮鞋难看的大学女生,随着毕业的临近,仿佛一夜之间就改变了审美观念。作者通过一系列调查,所得结论并非大学女生审美观念易变,或广告力量空前强大这种我们时常脱口而出的“常识”,而是一些看似奇怪的事实:一,同一双鞋,如果你在商场里见了可能不喜欢,换个场景,如果在电视时尚节目里第一次看到它,你的看法很有可能会两样。假如是在小说里你第一次听说这种款式,百分之百,你不会有负面印象。二,无论女人的身体条件如何,在商场购物时,她们总是会以广告或时尚杂志上美女形象作为自身想象的参照系。更有趣的是,当顾客和售货员提及“气质”时,她们实际上想的是时尚示范信息中的某种服饰搭配。抽象的时尚因素正是凭借这个过程才转化为现实的购买行为。
这样的消费秘密,又何止是发生在女性顾客中呢?男性顾客青睐的产品如钢笔、雪茄或数码产品,有着同样特征的比比皆是。“有品味的中年男士用哈苏相机或者Alpa拍照片,小资青年用zippo打火机”,这些不知道被重复了多少次的语句,早已成为令人不由自主的强大桎梏。或主动,或被动,人们眼中物质不再是物质,而是气质,在它背后,却是气质与风格的物质化。
当然,对上述事实一无所知,或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大碍。不过我们生活在对世界的巨大偏见之中,这一点并不会因为闭上眼就得以消除。《Matrix》中的主角能够选择红/蓝小药丸,而对你我来说,若要消除偏见,就得像探索“消费的秘密”那样,对自己脑中的“常识”毫不留情洗个澡,非要挖出其中的秘密不可。与偏见相比,并没有一条直接的途径通往“正见”,惟有一种“正视”的态度,才是找出方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