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上证研究院
  • 10:上证研究院
  • 11:上证研究院
  • 12: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2007 年 5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6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6版:基金周刊
    中小板ETF 涨幅居前
    封基净值再现普涨
    基金托管人权利和义务
    基金经理应有五大行为约束
    从股民到基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股民到基民
    2007年05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唐志顺漫画

      张大伟制图

      ◇李岩松 

      

      在股市上,我应该也算得上是一位老股民了,转战股市多年,其中的酸甜苦辣都尝过。2003年开始接触开放式基金。这年9月12日,在当地的工行买下了我平生第一支开放式基金:融通债券基金,不多,20000份,毕竟是个新鲜事物。那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完全是在我的“指导”下填的单。在2004年2月26日,我认购了交行代理的“银华保本增值”基金,因为有保本承诺,我拿出60000元去买,扣除认购费用,实际认购59400份,此时我在股市上直接投资股票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

      2004年和2005年“银华保本增值”基金始终在1.00元左右波动,因为有保本承诺,加之此时的股市剧烈下跌,我很庆幸,最起码从股市及时离开没有遭到什么损失。进入2006年后,股市回暖,我看准时机在5月22日“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基金募集期间,认购了40000份,这是我在2006年最为得意同时也是令我后悔至今的基金,它是我投资的首支偏股型基金。这样,我在基金上共投资12万,而且配置在当时我认为也是基本合理的。但2006年下半年行情的火爆大出乎我的意料,交银稳健在封闭期就迅猛上涨,到年底已经1.5元多。套利的欲望一次次地冲击着我,终于在12月28日以1.53元了结,该基金为我赚得20835元利润。进入今年后,交银稳健一路高歌猛进,我心中怎一个“悔”字了得!但毕竟赚到手的是实实在在的钱,也就稍稍宽慰了。至于“银华保本增值”基金,我一路持有三年,以零费率赎回,在这支基金上我赚得13561元,尽管这是在其他老“基民”看来有点傻的举动,但同时也极大地考验了我的耐心!

      2006年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我在股市打拼近5年赔掉的钱,却在开放式基金中超额赚了回来,而这一切却又那么轻松。我想这也不是个别的吧?现在散户拿几万元直接在股市投资股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机构博弈的今天,散户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调研每一支股票。而通过开放式基金间接入市,我感觉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也就坚定了我以后投资开放式基金的信念。但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来反思,才能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回想起来,我虽然在2006年没有抓到基金中的最强者,使自己的资金翻番。但毕竟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还是有些经验可以与大家共勉:

      1.必须设置投资上限,尤其是购买偏股型基金。所谓投资上限是指自己投资受损时所能承受的最大金额。以前做股票时不懂这个道理,亏了钱就补仓,以至于最后全线套牢;有很长一段时间,吃不香,睡不着,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现在想开了,既然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幸福,就不能再把自己搞的很憔悴!达到上限后,即使亏了也不补,把自己的损失锁定在可承受的范围。

      2.选基金很重要。每一支基金都要由一个基金公司来操作,所以他们的掌舵人就很关键。我们平时不仅要关注基金的净值,还要关注掌握您基金的舵手。

      3.操作不宜过于频繁,买基金不是股市上的短线搏杀,如果您热衷于短线进出,肯定是有违基金的初衷。我给自己定的最小操作周期是3个月,如果在3个月内在同一支基金上买卖两次,就可以认为自己当初买或卖的决策是失败的!

      4.最后我想对那些刚刚涉足基金的朋友说句话:配置要合理。不能因为2006年的行情好,就完全投资偏股型基金,把2006年的行情做个特例来对待比较好。坚持自己的配置不动摇,获取稳定的收益,才是投资基金的道。我所说的配置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空仓配置。现在有不少新“基民”不懂这个道理,在高点时的仓位往往比低点还要多几倍,赚多赚少先不说,如果把方向都搞反了,那可离亏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