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指南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产权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5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钱沿·指南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钱沿·指南
    加息后如何投保才更实惠
    注意银行贷款“曲线”入市风险
    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股东减持股份的提示性公告
    招行:高收入群体看好股票
    平安联名信用卡含保障功能
    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调整基金经理的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注意银行贷款“曲线”入市风险
    2007年05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邹靓

      

      银行资金不得违规入市早在年前就曾引发市场热议,银监会清查的呼声却在年后淡淡隐去。消息人士透露,事实上,年后各地银监局都先后监督各商业银行做过系统内自查,并做出风险提示。一项银行资金入市路径的研究调查正在某地方银行和监管当局之间进行。

      仅从上海市场商业银行的货币运行情况来看,除去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外,自2006年下半年起,中资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中的消费信贷,以及企业信贷中的房产抵押贷款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扬趋势,前者尤为突出。央行上海总部最新发布的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个人住房贷款之外的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在1-4月累计增加25.9亿元,占全部个人消费贷款增量的55.5%,其中中资银行占比达66.4%。

      而个人消费信贷和企业房产抵押贷款正是银行资金违规入市的两大途径。

      事实上,如招商银行的“随借随还”个人贷款业务、民生银行“按揭开放账户”、深圳发展银行“循环贷”、上海银行“个人额度房贷”等循环贷款产品均曾遭到质疑。仅从产品设计上来看,客户可随时贷取额度内未用款项,无需银行再次审核或仅需简单备案。

      其中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个贷部门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银行在审贷环节对风险的把控至关重要,因为此类产品的风险控制可以说完全依赖于客户信用。“但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已经上市的银行,在面临同业竞争和放贷压力的同时,还有对效益的考虑。”

      工行上海分行个贷部门人士表示,多数银行还是加强了风险自查力度,且一经发现立即要求提前还款,“资金违规入市的个案并不多,在工行个贷中的占比约为1%”。

      不过据业内人士表示,违规入市资金无论从前期放贷还是后期管理上都面临困难。首先,循环贷款产品及伪造贷款用途文件为资金流出留有余地。特别是虚假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运用,以及中介协助伪造企业房产抵押贷款的资金用途证明,并不在少数。

      而资金一旦贷出,只要客户不是直接将账户对接证券账户,银行几乎无法跟踪资金流向。深发展个贷中心人士表示,此类客户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本票将资金转出,或是转存其他银行,再与证券账户对接。这在企业客户方面更是如此。

      参与研究调查的商业银行人士透露,监管层在探究违规入市资金路径的同时,同时也分析在商业银行系统内设立信贷信息综合平台的可行性。“只是一项类似征信系统的信贷客户信息系统,涉及客户信用、客户信贷资金流向、违规信息通报等内容。”

      目前该项研究还未进入操作性探究阶段,具体由央行、银监会或是行业协会或其他机构牵头尚待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