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中国保监会主办,华泰保险承办的召开第二届国际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研讨会上,多位业内专家均表示即将推出的非寿险投资产品应重视长期性和产品定位的多样性。
非寿险投资型产品发展趋势为长期化
非寿险投资型产品起源于日本。由于其符合东方民族偏好储蓄的心理,四十多年来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有了较快的发展。
日本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田嘉铭表示,根据日本的经验,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发展趋势有两个,其中一个是长期性。投资型产品的长期化,是由产品本身性质决定的。因为短期投资无法产生较高的收益,惟有延长投资期限才可能获得高的投资收益。
据悉,日本储蓄型和投资连结型非寿险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限为3-10年,也有10年以上的产品。有些产品期限甚至长达15年、20年,储蓄型看护费用保险甚至设计为终身保险。
长期化的产品设计,为保费均衡长期的使用带来了方便和可能。同时,由于长期性的原因,为提高资金收益率带来可能,在非寿险产品结构中,投资型的产品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
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介绍了韩国的情况:在1994年,长期险的占比为37.5%,到了2000年,就发展到占比49.6%,而普通的财产险和车险的占比从1994年的16%和46.5%,减少到2000年的占比9.2%和41.1%。也就是说,长期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相对传统产品,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
与此对应的是,长期险的盈利水平在2000年时,占全部利润的7成多,而普通财产险产品和车险产品占利润的28.1%和1.6%。
因此,王和认为,发展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是非寿险业发展的需要,投资型产品对于非寿险公司开拓新的模式和盈利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非寿险投资型产品必须坚持多样化
产品的多样化是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决定的。
据悉,在日本市场上30多家产险公司大都经营非寿险投资型产品。但是,各家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并不相互雷同。这是因为,日本“产品公正交易委员会”要求各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必须有差异。由于市场利率多年低迷,产品预定的利率下降,产品的吸引力不足。因此,现在各家公司都在产品功能上下功夫,不再进行回报率方面的竞争。
王和指出我国非寿险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产品和制度。
他认为,产品较为单一和目标客户不清,产品升级频率较低和管理制度缺失成为发展的症结。他建议保险公司主体之间应该采取差异化模式:以负债为主导的产品开发模式,以资产为主导的产品产品开发模式,以资产负债匹配的产品开发模式。
创新是提升我国金融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2000年以来,保监会财产险部大力推进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创新,截止到目前,开办的非寿险投资型产品主要为预定收益型产品和非预定收益型产品。
目前,在我国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创新中已经尝到甜头的是华泰财产保险公司。
截止到今年4月,华泰的投资型产品系列不断创新,投资型保险产品账户规模已经接近公司资产的60%,并且,开发了14个投资型保险产品,涵盖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股票市场等多个领域。这些产品的推出不仅大幅度地提升了公司在市场中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也提升了公司在业内管理资产的信誉度。目前,华泰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44.2%的第三方受托管理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