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5 月 2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期货
    国内铜市异状:进口铜玩起“国外游”
    白糖注册仓单标准 今起调整
    NYMEX原油期货 换月
    现货金价 660美元震荡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投资者教育工作指引(试行)
    胶价缘何内外不同天?
    关于发布《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投资者教育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胶价缘何内外不同天?
    2007年05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特约撰稿 王伟波

      

      国际胶价在主产区持续降雨的压力下,加之日元贬值趋势延伸,再度逼近300日元整数大关,周三先抑后扬创出近期新高,基准合约最高试探296.6日元,尾市收报于295.5日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0日元。内盘相比外盘而言,走势明显偏弱,沪胶主力合约9月收报于2103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10元/吨。内外走势的强弱分化愈发明显,这种分化的走势,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内外市场基本面不同,以及主流资金对于目前市场的不同理解导致,当然两国汇率走势的不一致性也是造成内外盘强弱分化的主要因素。

      首先,让我们看看目前日胶持续拉升的主要动力在哪里。很显然,近一段时间以来,主产区持续的降雨对割胶产生了影响。5月份东南亚进入高产期之后,持续降雨导致此间市场的供应呈现出异常紧张的状态,外盘现货胶价持续走高,并且上创今年以来的新高,其中新加坡商品交易所的20号标胶已经达到2280美元,而3号烟片胶亦突破2400美元,走向2450美元。

      这种外盘的绝对高报价引发了市场的猜疑,尤其是国内市场很不认可目前这种因为短期降雨导致原料供应紧张而出现的高报价,因此国内市场跟涨意愿并不强烈。国内首先从下游企业开始不愿意接受过高的报价,同时去年疯狂采购高价胶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因此企业学会了耐心等待。需要采购的时候,将采购的注意力转向了国内标胶市场,近期期货库出仓单的速度加快只能说明企业需要一部分国产胶备用,后市一旦泰国雨停,日本基金便会停止短期炒作,向下回归的可能性加大。因此目前市场的两种强弱不一的走势也是体现了目前对于后市的不同理解,看短期的话,无疑日本胶的走势比较符合市场的状态,看中长期的话,沪胶走势则更加理性与稳健。

      进入本周之后,泰国主产区河艾的降雨开始明显减量,胶农已经准备好割胶工具,等待新一年度的开割。掌握原料供应的二盘商似乎在目前的高价原料面前拿不出更多的胶块来获取利润,根据路易达孚锁提供的研究报告,我们也可以看到今年全球的天然橡胶整体供应略大于需求,与IRSG给出的20万吨的数据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合成胶价格持续保持低位的压力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对于橡胶的定价权应该有说话的权利,进口胶源的高报价持续的时间将考验消费企业与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