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行业研究
  • B7:上证商学院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热点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5 月 25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产业·公司
    八家企业获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
    中海油中化入局 南方石油市场呈四强争霸
    青铝集团铝板带项目年底启动
    矿业投资偏热 未来利润空间趋减
    钛产品出口将实行许可证制度
    一季度中国以外地区氧化铝产量减少
    天津口岸前4月成品油进口增四成
    欲进还退 中国四大石油巨头“冷对”上油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钛产品出口将实行许可证制度
    2007年05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徐虞利

      

      昨日,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该协会正在研究制定海绵钛、钛锭及钛粉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并于近日召开专门研讨会,估计相关方案将于近期上报商务部,相关标准下半年可能出台。

      据有色协会相关人士介绍,钛产品出口资质标准按许可证管理制度实施,在发放许可证时对企业各方面条件会有一个门槛进行审核,以避免出口多、散、乱的局面,促进行业集约良性发展。据悉,目前协会已对行业企业进行了广泛咨询和调查,正在形成相关方案。

      2006年底,我国海绵钛的年产能已达3万吨,预计到2007年底海绵钛的年产能会突破5万吨。2006年我国实际生产海绵钛1.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14.3%。

      钛产品性价比显现

      有色工业协会认为,由于石油和有色金属价格居高不下,铜材和不锈钢材的价格已与现时钛材的价格可比,钛的超常规发展就有了可能。如目前不锈钢管约10万元/吨,而钛管仅20万元/吨,且钛的密度仅为不锈钢的一半左右,这样不锈钢管和钛管的实际价格就相近了,而钛在盐溶液介质中几乎是不被腐蚀的,因此在这些环境下用钛就比用不锈钢或铜材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经济性。只要目前这种价格趋势不变,钛的用量就可能大幅增加。

      海绵钛“生产技术门槛”很高。国外目前仅7座海绵钛厂。该报告认为,从2004年海绵钛供应紧张以来,在国内逐步出现了一个海绵钛的投资热,到2006年年中,生产或正在建设的海绵钛生产企业有40家左右,估计2007年底我国海绵钛的产能将超过5万吨/年,按目前的计划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年。这个产能已与目前世界海绵钛的实际总产量相当,而且新投产的企业基本上都采用半流程的方法生产海绵钛,海绵钛的投资确有过热现象。

      中国钛行业存在缺陷

      钛业分会专家指出,中国钛行业内上下游企业间没有广泛的互相参股,也没有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因此,涨价和降价完全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涨时,价格冲得很高;跌时,价格掉得最快、最狠。这对行业冲击很大。

      而国外海绵钛与钛加工材企业之间,或钛加工材企业与用户之间有广泛的互相参股关系,或是建立了稳定的供求关系,海绵钛厂所生产产品的80%至90%被锁定在这种关系中,因此海绵钛涨价或降价时,供需双方可以坐下来讨论价格,价格涨落的幅度就远小于中国国内的幅度。

      专家认为,中国钛行业存在的上述缺陷,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钛工业的发展。

      利好钛上市公司

      不过,中国制定钛出口资质标准,对宝鸡钛业、上海宝钢特钢、西部钛业三家拥有先进布料混料系统的钛企业有良性影响。安信证券分析师衡昆表示,出口资质标准的提高对于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长期利好,可以避免出口的恶性竞争,而这些公司出口的大部分为高端产品,不会受此限制。

      目前由于海绵钛投资过热造成海绵钛价格下跌,对相关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利好,其生产原料海绵钛价格的下降将大幅降低其生产成本,拉大产品价差获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