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信息披露
  • 9:上证研究院
  • 10:上证研究院
  • 11:上证研究院
  • 12: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2007 年 5 月 28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11版: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1版:上证研究院
    当前宏观调控:以自主创新应对敏感复杂
    ■看点
    ■编余
    未来宏观调控在手段和策略上会有哪些变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未来宏观调控在手段和策略上会有哪些变化
    2007年05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当前很多市场机构或个人继续在预计未来中央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几个基本趋势和点位,这是我们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初期的基本研究路径和思路;而作为长期研究宏观经济金融问题的研究人员,我认为在未来我国市场经济理念逐渐强化和市场经济框架逐渐做实中,我国中央银行必将更多采取综合措施,在综合措施中将继续突出结构性和制度性措施,在调控中深化改革,在市场框架中扩展货币政策的空间和想象,要争取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调控的主动性、前瞻性和有效性,使金融调控日益成为一种经济运行和市场运行的指导艺术,而非简单的数据发布。

      首先从利率市场化角度看,我们当前的利率差别性、有节奏的调控是依据经济金融需求的一种中央银行的调节,而未来最终我们需要走向以市场需求来决定利率水平,这不仅需要中央银行具备强有力的市场驾驭与把握能力,更需要企业、机构具有娴熟应对市场的水平和能力。从当前我国面临的流动性过剩局面看,利率相对低点是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基本因素之一。因此,我们的宏观调控需要综合考虑我们的资源配置、生产能力以及市场需求等多角度、多层面的数据乃至基础支持,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引导实现市场供求决定价格水平方式,改变目前相对僵化的利率调整与调节,促进更有效投资组合的形成和经济结构的改善。

      其次从汇率市场化角度看,我们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突出,单边预期和实际走高态势不仅困扰我们改革应对策略与效果,并且有所背离国际市场的基本态势。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货币意愿是以自身货币贬值应对自身经济难题或对外竞争需求的。因此,在市场供求为基础,以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相对固定汇率模式下不断加大汇率浮动区间,对于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逐渐向浮动利率过渡是一项较好的选择。因此,我国的汇率机制模式改革进程应选择时机、条件继续采取逐渐扩大汇率弹性区间的方式,逐渐强化市场供求指引的汇率基本水平的调整。    

      笔者认为,央行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上已经有了创新的思路和做法。当我们说市场预测与央行调控一致时,是重在强调央行调控措施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和针对性,但央行的调控在渐进、可控、稳妥之外,央行对策依然需要强调科学性、预见性、前瞻性,并非需要市场准备充足,大势一致、认识一致才采取措施,特别需要对经济金融结构问题适时调节,还要继续增强调控的创新性、灵活性,一面放宽,一面约束;总之,央行的调控要防患于未然,防患于当然,注重调控效果。(景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