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统计数据上暂时没有显现重组效应,但从长远看,宁夏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已成必然。近日,宁夏某经济界人士如此表示。其背景是宁夏11家上市公司中除东方钽业之外,其余10家上市公司都有重组经历,90%的重组率已经成为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
从解困救赎到强强联合
自银广夏事件之后,宁夏地区的上市公司重组鲜明地走过了一条从被动“解困救赎”到主动“强强联合”的道路。
包括ST银广夏在内,属于被动式重组的上市公司还包括曾经的民族化工和今天的圣雪绒, 均是在外界压力推动下走上重组道路。前者在2001年英力特进入时实质上已经资不抵债,生产停顿,后者则是面对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必考题”无处求解,加之连年亏损,已经披星戴帽,主业因市场环境也日益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自治区及监管部门积极寻求对策即成为促成重组的主要动因。
而随着资本市场的走强,借助收购、兼并等手段推动重组的模式在宁夏也多有例证,先是美利纸业的大股东成功划转中冶集团,成功地在担保等融资方面获得了央企大股东的直接支持,中冶则在国家国资委强令整合的背景下觅得了造纸板块的旗舰。再有新华百货大股东变更为北京物美,宁夏资质最佳的上市公司自此得以轻装上阵,而物美也获得了立足西北的最佳战略位置。最新的则是赛马实业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建材集团,再次验证了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大势所驱,上市公司自此获得了更为强大的扩张后盾,中国建材集团则刷新了其全国布局,在面对全球水泥巨头纷纷抢滩中国的竞争格局下,逐渐强势。
优势产业渐呈重组主流
如果说最初面对退市风险,更多的公司显示了“病急乱投医”的话,那么近期宁夏上市公司的重组日益走上了科学理性的道路,代表宁夏区域经济优势产业的新兴力量逐渐成为自治区政府及监管部门鼓励的重组对象,此一现象,在S*ST雪绒和曾经的ST仪表上分外明显。
S*ST雪绒最初重组方为北京某地产公司,后因具体条件重组告吹,就在此时属于“业内热业外冷”的中银绒业浮出水面,这家主营产品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第一、总出口额列宁夏全区第一的“隐形冠军”很快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公司股价从不足4元上升到14元背后的力量,不仅是公司对重组后业绩的稳健承诺,更是宁夏作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集散地,意欲打造出世界羊绒之都的雄心。
与其类似的还有最近的明星股银星能源,其20个涨停板背后同样显示了宁夏借助自身优势的风电资源打造“清洁宁夏”的目的,作为全国六大煤炭生产基地的宁夏,在绿色GDP考核的推动之下,同样有减排降耗的意图,这样利用宁夏发电集团自身的风力电场、结合吴忠仪表自身的机械制造,运用定向增发的模式,公司积极向风电设备制造、风电运营等领域转型,其前景同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