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
  • C8:钱沿·指南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5 月 3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稳定新华人寿困局 保险保障基金不排除增持可能
    荷兰全球人寿进军企业年金只欠东风
    资本联姻:外资保险进军年金最佳模式?
    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框架协议签署
    国寿西藏分公司获准开业
    四月保险资金释放部分投资风险 银行存款增长反弹
    韩国顶级创投机构 KTB投资集团正式进入中国
    华宝信托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向高端客户倾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本联姻:外资保险进军年金最佳模式?
    2007年05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黄蕾

      

      外资保险意欲染指国内企业年金市场的呼声喊来已久。然而,在近期监管层放出“企业年金向外资开放速度加快”信号后,外资保险的反应却远没有预期来得高。

      “不是不想,而是很难。”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团险部负责人道出了其中原委。在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名单公布后,其所在公司就对选中的37家机构进行了逐一分析,以寻找自己下批入选的可能性。

      在研究第一批名单后,上述负责人下了一个结论:在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四种身份中,每家机构一般只能获得一到两种身份,而从入选机构的行业性质来看,托管人均为银行,受托机构为信托及养老保险公司,投资管理人为基金、养老保险及资产管理公司,非专业性保险公司唯一有机会入选的只有账户管理人这个身份。

      在他看来,如果只能取得账户管理人这一个身份的话,外资保险公司在整个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中,将无法掌握一定话语权,基本处于被选择的地位。“在企业年金领域,虽然在产品及经验上外资有优势,但在市场份额上与中资保险相比则相对失色,看重本地渠道优势的银行、基金公司等自然较倾向于选择中资保险进行合作。”

      徘徊在企业年金市场边缘的外资保险,急需找到一种进军国内年金市场的最佳模式。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方尚未明确企业年金向外资开放至何种程度的情况下,外资保险不妨通过设立养老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的形式,进行一揽子运作企业年金,方能在企业年金市场掌握一定主动权,以从企业年金市场上获得一定利润。”

      而荷兰全球人寿的这种与现有机构资本联姻的模式,又不失为一个范本以供外资保险借鉴。尤其是在金融机构牌照难求的情况下,参股已成规模、且已具备或将具备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机构,是目前外资保险疾步进军国内年金市场前较为可行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