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抽查200多家医院,发现平均负债占总资产的23.14%,有的医院甚至是负债100%。基建浪费现象在高校更为严重,据全国人大代表王武介绍,目前,全国仅72所部属高等院校的负债已经达到360亿元,平均每所高校的欠债就有5亿元。
而这一切都比不上个别政府在基建方面的大手笔浪费行为,基建风已经刮到了乡镇一级。比如,江西省高安市田南镇政府耗资上千万元新建了一个面积达1平方多公里的豪华办公区,偌大的广场上,只有七、八幢政府的办公楼和干部住宅楼,旁边没有普通居民。
基建工程往往耗资巨大,这方面的浪费也常常显得很惊人,其危害也非常多。最大的危害就是对民生问题的蚕食。医院因为基建负债之后,一般会通过两个途径来缓解负债压力:
一是向患者身上转嫁。卫生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年来,我国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每年增长幅度基本在7%-9%左右。医疗机构转嫁成本导致患者负担加重,必然导致医疗纠纷增加。以广东为例,2003年全省报告医疗纠纷1102件,2005年就上升到1709件,这两年增长速度更快。二是通过裁减护理人员来压缩成本。医疗轻护理、重技术轻护理现在在我国极为常见,护士人手普遍比较紧缺。这直接导致医疗质量的下降和医疗服务水准的降低,大大增加了医疗事故发生的几率。
高校基建浪费的相关成本同样转嫁到了学生家长身上。在过去6年中,教育乱收费有5年在各类价格举报中位居第一,只有1年是位居第二,持续成为群众举报热点。乱收费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使他们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高校深受债务之困,一些学校在建起豪华校舍之后,连利息都没有能力偿还,就减少在教学与科研领域的投入,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当然,危害最大的还是政府主导的基建浪费现象。政府的基建投入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财政,而财政主要是被用于为纳税人提供公共服务,解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当财政用于基建工程,必然蚕食公共福利的空间,使公众的利益受到伤害。
另一部分政府的基建投入来自于集资和各种乱收费。据报道,江西省高安市田南镇政府为建豪华办公区,要各个煤矿捐资,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民众除了依法纳税和依法承担部分费用之外,并没有为政府浪费行为埋单的义务。这种强制性地向民众身上转嫁成本的做法很可能违规甚至违法。
更重要的是,当政府为了自己方便,让纳税人为其浪费行为埋单时,它的做法就背离了公共财政首先应为民众服务的基本宗旨,很容易引发民众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公权力与民众之间的隔阂。因此,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切实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无论是学校、医院还是地方政府,热衷于基建扩张,除了政绩的考虑,恐怕与基建过程中的回扣等腐败交易也不无关系。应该认识到,公共财政的核心就是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学校的核心工作就是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医院的核心工作就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背离核心宗旨,降低服务水准却在基建上大肆浪费,乃是一种主次颠倒的错误做法,这些做法对百姓民生问题构成了严重威胁和伤害,蚕食了民生空间,因此,应当严厉禁止这种愈演愈烈的基建浪费行为,迫使有关利益主体走出自身狭隘利益的局限而以大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