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版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调查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指南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5 月 3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市场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90平方米住房 有被架空危险
    认清牛市真正动因 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挤压民生空间
    个人银行业务要坚持“服务大众”
    重大决策让民众参与才能提高效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挤压民生空间
    2007年05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刘道伟 漫画
      □时寒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5月28日发布了2007年《社会保障绿皮书》。绿皮书指出,1990-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10.2元增加到9421.6元,增加5.2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元增加到4039.6元,增加4.89倍。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加了19.57倍和5.86倍,居民卫生支出的增速远超出其收入增长速度。教育支出同样如此。全国高校的人均学费在1990年时不足500元,到2004年就已经上涨到5000多元,上涨了10倍以上。

      支出增速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速,无法实现藏富于民的设想,难以让民众真正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也使我国居民生活压力沉重,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的担忧加大,严重抑制消费需求的释放,导致内需屡拉不动,从而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致命缺陷。

      事实上,从近十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民生问题在受到双重挤压。简而言之,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日益向政府倾斜,二是政府从公共产品服务领域的退出。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指出:从资金流量核算结果来看,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政府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并且,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仍保持扩大之势。而根据国际上通常的发展路径,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通常是上升的。

      在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的同时,政府却在一些公共产品领域悄然隐退。最典型的是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后,这些原本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向居民个人身上转移,导致民众不堪重负。从1998年到2005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经费年支出虽然由598亿元增长到36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9.4%,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从5.5%增长到11%,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比例依然过低———这一点从居民有着切肤之痛的沉重的负担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得到。

      一方面是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的倾斜,一方面是公共负担向民众的转移,两头挤压,导致了今天国民的沉重压力。在政府从公共产品领域隐退以后,公共产品的提供转而被一种市场化的机制所取代,而市场化的结果必然是医疗、教育等费用的上涨和房价的失控。因为公共产品是以福利特征为核心的,而市场产品的提供者则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惟一目的的。

      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必然加重居民的负担。问题还不仅限于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一般倾向于效率,而政府作为调控主体的再分配,功能在于弥补初次分配的缺陷,更倾向于公平。但是,目前的这种情况可能既损害效率,又损害公平。

      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负相关的,在政府掌握的财富逐渐增加的同时,其相应的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却在推卸,就必然给政府铺张浪费创造条件。而在我国预算编制审查程序尚不够严格、预算执行监督尚且疲弱的情况下,政府几乎没有勤俭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造福于民众的动力,豪华政府办公大楼便是这一畸形机制下的产物,也是最直观的证明。

      因此,我们应该对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进行深刻反省,采取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教育、卫生等公共产品的投入等措施,实现藏富于民,切实减轻国民负担,如此,则人民安居乐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担忧大为降低,民众的消费冲动得以充分释放,内需必然能够拉动,进而推动我国经济更健康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