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新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专版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定制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6 月 1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周延礼: 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正加紧制定
    钟情交强险 中银保险悄然变身内资
    重庆去年保费收入 增幅全国第一
    中小险商竞相借道淘金A股
    1-4月寿险行业原保费收入1792亿
    太保财险变更资本金为26.88亿
    太平保险上海总经理易人
    北京: 将对保险中介机构实施分类监管
    上海银行谋划 长三角五年拓疆
    汇丰调查: 内地私人消费每年12%速度增长
    北京1-4月保费收入155亿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钟情交强险 中银保险悄然变身内资
    2007年06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黄蕾

      

      中外资保险机构昨日的结构比例,因为中银保险的悄然“变身”而被再次打破。

      保监会昨日放行中银保险开展交强险业务。由于外资保险不可染指法定业务交强险的规定,保监会这一纸批文旋即引来市场关注。综合诸多行业因素来分析,不难得出中银保险可涉足交强险业务的原因有二:监管层特批形式或中银保险完成“外转内”变身。

      本报记者就此向中银保险内地公司求证,该公司一位外宣人员以“目前没有任何消息可发布”为由,婉拒记者采访。即便如此,记者昨日仍从两位权威人士处获悉,保监会已经批准中银保险从外资保险公司的身份转为中资。不过,记者发现,目前保监会网站上尚未对此加以披露。

      至于身份转变的具体时间,知情人士称,“应该就是最近的事情,不过中银保险应该去年就递交了外资转内资的申请。”事实上,记者昨日在查阅保监会网站时发现,在今年4月的全国保费收入统计表中,中银保险仍在外资保险机构的行列中。

      眼热交强险业务,是中银保险急于“变身”的一大主因。由于隶属于香港中银,中银保险被视同于外资保险,而未能获准经营交强险。不过,自去年7月民安保险首获“外转内”资格后,中银保险亦加快了“变身”步伐,目标直指交强险业务。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在向保监会递交“变身”申请后,中银保险内地子公司于去年底由深圳迁至北京。

      民安及中银保险两家公司的“变身”被业内视为监管部门的一次破例。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指出,从两家公司的股东背景来看,虽为外资中资色彩却仍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外资保险公司。据了解,中银保险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机构,中银先在香港开办保险业务,然后以外资身份再回内地设立保险公司。而隶属中保集团的民安保险亦有一定的“回游”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