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国内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上证研究院
  • 10:上证研究院
  • 11:上证研究院
  • 12: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2007 年 6 月 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基金周刊
    寻找有安全边际的股票
    大跌时 检验你的基金
    更换基金品种的几大前提
    投资者走进 中欧基金
    别被超高收益率“宠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别被超高收益率“宠坏”
    2007年06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信诚基金 郝渊侃

      

      2006年的基金收益翻番,2007年初到现在股指又上涨了约50%,投资人在嚷嚷“疯狂”、“泡沫”的同时,依旧对追求高收益率乐此不疲。

      平时和一些投资人交流,会经常聊到每年的收益计划和预期。

      老蔡是一位股票短线高手,股指在3000点上下震荡的时候,老蔡把2007年的投资收益目标定在了80%,而今,股指到了4200点,老蔡更加信心满满:“2007年嘛,不弄个300%对不起自己啊!”

      小陆是2006年初涉足基金投资的,经历了一年的持有,小陆的心情自然好到极点,但近期,小陆听到身边的一些朋友自己投资股票“赚了大钱”,而自己手中的基金似乎表现欠佳,开始动摇起来———是不是基金的收益率太低啦?

      老蔡和小陆两位投资者对收益率的感受和预期,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极具代表性。不可否认,A股市场牛市初期的价值重估,让许多投资者满载而归,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宠坏”了他们。

      在成熟资本市场美国,成熟投资者对于股票投资大约12%的年平均回报率感到十分满意。虽然美国市场牛市时期某一时段的回报率也会远远超过平均值,但难以持续。

      作为新兴市场的A股,其波动幅度的确可能超越成熟资本市场,A股的制度性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也支持市场的价值回归和业绩爆发。但需要指出的是,资本市场有其本身的特性,2007年高收益率要求也许可以达到,但持续每年都要求极高的收益率水平是不现实的。

      如果因为获得了历史性机遇造就的高收益率,就对投资本质和自身能力的理解都发生了极大的偏差,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这会使人盲目乐观、盲目自信,在投资中缺乏对判断、预期以及投资标的的审视,甚至一直用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或投机方式去参与市场,追求高收益,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被资本市场吞噬。

      如果身边有朋友正处于这种状况,不妨建议他们多考虑复利的威力,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