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美国金融历史学家查尔斯·金德尔博格用“疯狂、惊恐、崩溃”这三个词汇为他的金融危机历史著作命名时,他不仅抓住了历次危机中无法回避的因素,也将人性中的最脆弱部分形象地展示出来。
金德尔博格的这本金融危机史首版问世于1978年,目前新出的已是第4版。近30年来,一本金融历史著作之所以不断刷新,原因很简单,在这段并不算长的时间里,这个世界又经历了数次让人难忘的金融危机。比如,1994至1995年的墨西哥危机,最终导致美国克林顿政府出手,才稳定局面。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印象更深刻的,当然是1997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许多人仍在苦苦反思。这个时候,听听金德尔博格论述历次金融危机,应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金德尔博格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主要构建者之一。对美国以及欧洲金融史的研究,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学术声誉。而他对于货币主义者,特别是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毫不客气的批驳,又表现出他温和的文字背后另一面的个性。
这本关于金融危机的历史著作,主要探讨了市场是否足够理性,会不会过热、政府或其它权力机构应不应干预、金融危机的代价以及危机的传导蔓延、“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等问题。这些话题,看似没有多少新意。但就是这样一本表面看来缺少突破的历史著作,却曾在美国经济学界产生过很大影响。
比如对泡沫的论述就是一个例子。研究金融危机史,离不开讨论泡沫,许多学者也曾从各种角度对它下定义。比较而言,金德尔博格的论述被引用频率相当高。在他看来,泡沫发生在某个新事物出现且其价值难于确定之时。有时候,一种新的技术或新的金融工具就可能引发泡沫。如尽管货币供给充足,通货膨胀却较低,当某种新金融工具出现时,泡沫很有可能要发生。这里所说的泡沫,是指价格的向上波动超过了一定范围并最终破裂。如果是极度负面的泡沫,那就是经济崩溃了。
当然,金氏的学术影响力不是建立在对“泡沫”研究的基础上的,但他对泡沫的分析的确有其核心价值。金氏对金融危机历史的从容叙述,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他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记录者,作为经济学家,他对那些危机有着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另外,金德尔博格的语言亦很见功底,其独具特色的、流畅的行文,说明经济学的学术著作未必非得是艰涩的,是可以让寻常读者接近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著作中,不时可以读到富有金氏特色的警句。
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美国1929年大萧条,还有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事件,被金德尔博格不动声色地引入了他的著作里。有些事件,不计其数的文章讨论分析过,但有些事件,则非金德尔博格这样的深入研究者,不太会轻易去关注。金氏笔下的金融危机历史,是学术争辩的历史,也是人性在危机来临之前和之后充分暴露的历史。不过,如彼德·伯恩斯坦所说,金德尔博格将丰富多彩的个别事件引入了学术生活,但目标却是利用历史来展示其理论思想。这一点,是这本历史著作非常鲜明的特色。
金德尔博格承认经济学具有一般性,社会与自然力的表现是不断重复的,但同时,他又坚持说,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敏感地计较着所谓的“归并者”与“分拆者”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前者认为所有的研究样本之间都有共性,而后者却强调样本之间的差异性。将“归并者”与“分拆者”两个概念引入到新修订的第四版中,这是金德尔博格在年事已高之时的又一努力。
多数的金融危机,其表现特征之一,就是恐慌情绪对公众的袭击以及蔓延。当市场信心几乎完全丧失候,金德尔博格会如何看待,又会提出怎样的办法呢?这个问题有很现实的意义,很多人都讨论过,在本书中自然也有相当篇幅来讨论。对于恐慌,有人乐观,认为市场中出现的问题是对过去过度投资的惩罚,这些人欢迎这样的惩罚;有人则认为恐慌如不健康的热带气候中的雷雨,会使空气变得清新,因此,他们声称,“应让萧条自行结清自己”。赫伯特·胡佛时代的财政部长莫伦就是典型的“任其自行结清主义者”,主张“让股票自行结清,让房地产自行结清”。显然,米尔顿·弗里德曼不会反对这样的观点,他相信市场的完美。在这点上,金德尔博格的结论很明确:“市场总体运行良好,但有时也会超负荷,需要帮助”。这个结论,成为本书的精髓之一。
金融危机是经济文献的传统研究主题,也是难以治愈的顽疾。已于2003年离世的金德尔博格带领世人穿越几百年来的危机历史,但却不能给予这个世界抵御金融危机的神丹妙药。原因也很简单,纵然我们比前人拥有更多的金融技术手段,但我们实在没有显出比前人更多的智慧,在遭遇恐慌时候能够更为理性和冷静。新的金融危机还会前路上的某个地方出现,我们虽尽量避免,但不能保证不会遭遇。
金德尔博格曾说:对经济过热、泡沫经济、经济崩溃、市场恐慌和最后贷款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重温从古典论题到修正主义的反论题的演变过程,从而得出更为全面的结论。在今天的时空条件下读这句话,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朴实而精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