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专版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纵深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定制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6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生命人寿拟发不超过10亿次级债
    吴定富:我国保险公司已达100家
    交强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亮相
    北京:事故车辆应避免堵塞交通
    平安证券 综合研究实力 居亚洲第八
    持股微超泛海 万向守住民生人寿大股东
    沪曝光214件投诉 人保平安投诉最多
    工行与人保集团结盟合作领域空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生命人寿拟发不超过10亿次级债
    2007年06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黄蕾  

      

      继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等老牌中资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后,中小规模的新兴保险公司也开始加入发债队伍。消息灵通人士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生命人寿拟于2007年发行不超过10亿元次级债券,多家金融机构已表达认购意向,目前正处于进行交易的实质性磋商阶段。

      对于生命人寿次级债发行计划是否已获监管部门批准,以及这笔次级债的发行期限、年利率等具体事项,前述人士表示目前不便透露。不过,他向记者透露,在目前与生命人寿磋商的意向认购者中,主要以国内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主。

      中诚信对生命人寿拟发次级债的信用等级打出“AAˉ”的分数,意味着“即便受到不良的经济环境冲击,也有很强的能力按期还本付息”。业内人士认为,在中资公司中保费收入排名第七的生命人寿能获得这个评级,凸现了行业对其长期增长能力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保险公司因资本基础薄弱而引发的偿付能力危机。然而,据记者了解,生命人寿2006年末偿付能力比例达384%,远超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的警戒线。生命人寿发债背后的动机,值得探究。

      前述人士对此的解释是,“生命人寿发行次级债,是为下一步大举圈地做准备。”尽管目前生命人寿暂未出现偿付能力问题,但未雨绸缪夯实资本金已成其下轮扩张的首要命题。 

      不过,尽管在发行次级债后的生命人寿几年内不会存在偿付能力危机,但可以预见的是,生命人寿若延续目前做大银保及大举圈地的策略,数年后也将难以回避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也是目前资本基础薄弱的中小保险公司面前的同一难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发行次级债仅是起到一个改善资本实力的缓冲作用,次级债如到期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仍然可能不足,因此,发债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保险公司的“造血功能”。相比发行次级债、增资扩股、利润分配、财务再保等融资手段,上市对中小险企来说,是最市场化、也是最具有持续性的渠道。

      不过,按照有关规定,国内寿险公司要实现上市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寿险公司通常需要5至7年可以实现盈亏相抵,身为保险新军的中小保险公司无疑卡壳于上市门槛。值得注意的是,保监会近期放行中小保险公司委托入市的举措,意味着保监会扶持中小保险公司的承诺已开始逐步兑现,这让中小保险公司对于上市门槛的降低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