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贾宝丽
要有足够的视野
虽然讲起自己过去的人生经历时,管文浩只是用非常简单的语句就一一带过,但这并不能掩盖它曾经的丰富多彩和跌宕起伏。
1991年,管文浩在武汉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以后,就直接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他在那里的工作是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这是管文浩从学校出来后最开始接触金融行业。虽然在这里工作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年多,但对于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深入研究让管文浩看待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做投资一定要有足够的视野”,这是管文浩在言谈中再三强调的一句话。作为一个基金经理,管文浩并没有过多的强调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他反而对记者说:“把握市场的热点很重要”。
管文浩认为,中国市场是一个波段特征很明显的市场,由于国内机构投资者还不成熟、很多机构面临业绩考核压力等因素,国内市场很难出现长时间的单边走势,即使在牛市或熊市当中,往往波段特征也比较明显。因此,在资产配置过程中,管文浩总是积极地去捕捉波动的规律和趋势,相应增加或减低仓位。
但他说:“把握市场热点并不等于投机,你必须要有足够宽广的视野,你才可能敏锐的判断出市场可能出现的机会,而对这种机会的具体把握则是建立在对相关上市公司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的研究基础上的”。
要用与多数人相反的思维去考虑
“在社科院工作了两年后,总感觉和金融市场隔了点什么,虽然有机会,但总觉得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想想不如去做实务”,管文浩对记者说。1993年,国内的期货市场正好是蓬勃发展,极度火热的时候,期货公司也一夜间遍地开花。
于是,管文浩便离开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进入当时的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任高级分析师。在那里,管文浩主要接触的是境外期货业务,包括,外汇、恒指、有色金属等期货业务,他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在期货公司工作后,感觉市场和书本上讲的差别非常大”,管文浩说。尤其是在日元期货的操作上,让管文浩深刻认识到“市场不会以常识性的思维去做反应,要尊重市场”。很显然,这段从事境外期货业务的经历对管文浩的触动非常大,他也第一次对市场有了深刻直观的认识。
“不能站在一般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研究市场的心理,要站在和大多数人相反的位置上去进行操作,否则你赚不了钱”,管文浩这样总结自己对市场的理解。
只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发展过快,期货市场当时出现一些过热和盲目的现象,1993年底政府开始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暂停了境外期货交易。
到1998年的时候,管文浩就离开了期货公司,投身当时的君安证券研究所,但这段经历弥足珍贵。
进入君安证券研究所后,管文浩主要搞策略和金融行业方面的研究。他对金融行业的关注始终没有间断过。到2000年的时候,由于国泰和君安两家券商合并,管文浩再次离开,去了当时深圳的本土券商国信证券,在那里,管文浩继续做金融行业研究,同时也开始关注基金。
下手狠、准、快
到2003年初,泰信基金公司成立的时候,管文浩直接进入泰信基金并任公司业务发展总监、研究总监、投资总监兼泰信先行策略基金基金经理。2005年初,管文浩再次从上海回到深圳,加盟鹏华基金管理公司,并担任鹏华普天收益基金的基金经理。
自管文浩接手之后,鹏华普天收益基金的业绩迅速上升。数据显示,自2005年9月21日至今,鹏华普天收益的累计净值增长率达到157.99%。今年年初,管文浩又接手了鹏华动力增长这只百亿基金。
接手鹏华动力增长的时候,上证指数的点位已经接近3000点,很多人已经担心市场点位太高了,但管文浩丝毫不担心。他认为在GDP高速增长、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居民财富快速积累等这些根本的基础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整个市场向上的趋势就不会改变。
“在泡沫化的时候过分强调估值会失去很多机会,要寻找行业热点中的龙头股”,管文浩说到。我们从鹏华动力增长最新的持仓股票组合上就能看出,管文浩操作的风格就是三个字“狠、准、快”。
截至一季度末的数据显示,鹏华动力增长的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中信证券、浦发银行、民生银行、锡业股份、星新材料、招商银行、中远航运、国电电力、太阳纸业。其中,中信证券今年以来的涨幅达到119.1%,锡业股份今年以来的涨幅则高达323.9%,星新材料、国电电力三只重仓股今年以来的累积涨幅平均在150%以上。
这十大重仓股合计市值占基金净值的比例达到25.76%,其中金融行业合计占比达到13.43%。像这样操作风格如此鲜明的大规模基金还是非常少见。
注重从细节着手
事实上,管文浩投资制胜的法宝不仅仅是因为他喜欢从大处着眼,善于把握市场热点和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他更注重深入研究。
他说,他从来不会贸然选择一只股票,他的决策来自于对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细致研究和考察。管文浩几乎是日复一日地翻阅尽可能多的研究报告、了解尽可能全面的市场信息,并以此做尽可能准确的数据分析。与此同时,管文浩非常重视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看事情要有独立的思维,要从一些细节去了解,不要人云亦云”,管文浩对记者说。
一个颇让管文浩得意的案例是厦门钨业。他说,2004年第一次去公司调研的时候,对冶炼行业也不是很懂。当时比较关注它们的技术优势,就想知道它们为什么比别人好,实地考察后,发现这个公司大多数的设备都是自己研制的,成本几乎是进口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也就是说这个公司自助研究的能力很强,正是这一点打动了我们。后来接触得多了,对行业慢慢了解了,也就更有信心了。在厦门钨业的投资让鹏华普天收益大赚了不少,像这样的案例还非常多。
从管文浩的述说当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能把“大、小”拿捏得十分得当的人。把视野放宽、放大,往往能让他对市场热点有非常准确的把握,而从细节处着手,又让他能比别人更深刻的把握一个公司的价值。他说“不要对股票有偏见,任何股票都可能给你带来机会,深入研究就是一个不断纠正偏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