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证券·金融
  • 4:时事·国内
  • 5:时事·海外
  • 6:观点·评论
  • 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专 版
  • A7:专 版
  • A8:广告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故事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6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财富人生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财富人生
    中产阶层的气质问题
    天经地义的事
    品味女人与股票
    “洗钱”
    教孩子学会理财的五大步骤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产阶层的气质问题
    2007年06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韩浩月

      

      在中国,只有穷人才像穷人。和世界各地的穷人一样,中国的穷人生存艰难,捉襟见肘,眼神里有隐忍也有坚韧。相对而言,中国的富人实在有点不像富人,大多像土财主和暴发户———这个比喻不新鲜,二十多年前就有人说了。二十多年后,中国的经济和中国富人的财富,都有了巨大的增长,唯一没变化的是,中国富人的土财主形象和暴发户心态———即便是腰缠万贯的网络新贵们也不例外。

      我们不能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富人,哪怕他们有了千万豪宅且门前不伦不类地竖了几根罗马柱。但有一个群体却是要用一些标准来要求的,那便是有社会支柱之称的中产阶层。《金融时报》上有这样一个新闻标题比较能说明问题,“数亿新兴中产阶层是中国社会稳定因素”,这也代表了包括官方、民间、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一致意见。

      且不论“数亿”这个数字是否有待商榷、中产阶层的“社会稳定器”说法是否得当,就说中产阶层需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国人面前吧。目前看来,中国的中产阶层还处在畏手畏脚“未舒展开身子骨”的阶段,并未像亚里士多德的所说的那样,成为社会两极之间的平衡力量。真正起到安定因素的是穷人和低收入者,中国的中产阶层显然还未对社会稳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多年后,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在影响整个社会运转起到举足轻重的时候,中产阶层应该如何审视自己,我们又该如何分辨这个阶层人的属性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看一个阶层的属性莫过于看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实际的情况是,中国中产们的生存和精神状态都不怎么乐观,甚至可以用“堪忧”一词来形容。大多数中产者的生活看上去颇像那么回事:住洋房公寓(再不济也是普通社区中的大户型),开着一辆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有着收入和地位都相近的朋友圈子。但背后的真相是:许多中产者的“达标”是以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损耗自己的身体健康换来的,而“时间”和“健康”却是国外中产阶层和财富同等重要的两个标志,这也是中国中产阶层空有中产的皮囊没有中产实质的主要原因。

      如同一则故事所比喻的那样,我们赚了足够多的钱,是为了有时间晒着太阳钓鱼,而一个乞丐同样可以简单地实现这个愿望。所以,金钱不是休闲的全部,拥有闲适的心情才是高质量生活的一个标准。中国中产阶层的休闲意识是被冷冻封存起来了的,骨子里的忧患意识使得他们对自身的要求从来没有底线,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整也让他们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今天的中产,很可能就是昨天的穷小子,整体改变一个群体的意识形态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中国中产阶层的清晰化,还有待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有了钱的中产开始像欧洲人那样,在开发商附赠的房前花园剪剪草,挤出一个周末去郊游,去星巴克喝喝咖啡,邀请朋友到家中开一个派对……这种模式化的行为难道就是中产的标志?这显然是对中产最庸俗的理解。中产不仅是财富上的达标,更应该是精神上的达标,模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很简单,但将西方中产阶层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和对自身素养的要求融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