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证券·金融
  • 4:时事·国内
  • 5:时事·海外
  • 6:观点·评论
  • 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专 版
  • A7:专 版
  • A8:广告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故事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6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时事·国内
    我国中产阶层人数或达8000万人
    王国刚点拨 宏观经济认识误区
    贺宛男:中产阶层投资理财应首选股票
    重庆金融初步形成多业并举
    QDII利好影响下,国企权证的宏观市场及整体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
    南涝北旱 全国直接经济损失89.2亿元
    猪蓝耳病灭活疫苗成都下线
    九江大桥肇事船只6人被刑拘
    上海举办研讨会纪念 香港特区基本法实施10周年
    新发现太湖蓝藻 未影响城市饮用水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王国刚点拨 宏观经济认识误区
    2007年06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商文

      

      针对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热点问题,在参加日前举行的投资理财论坛上,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对当前宏观经济认识存在的一些误区予以了澄清。

      

      误区一:

      用货币政策解决物价问题

      在连月CPI指数接近并超过3%的警戒线后,“加息”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王国刚指出,当前,提高利率的做法对于解决物价上涨是没有意义的。

      “目前对于物价上涨有一个错误的概念,就是将其简单等同于物价膨胀,认为是由于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的,”王国刚说,“实际上,至少有四种情况能够造成物价上涨。”首先,由于我国曾经实行政策性补贴措施,从而造成了商品价格低于价值。取消这一措施后,价格自然出现了上涨。第二,包括土地、技术等在内的很多资源过去是没有价格的。当这些资源有了价格后,物价成本也就出现了上升。第三,当某一市场的供求格局发生了变化,即供小于求。第四,由于货币发行过多而导致的物价上涨。

      王国刚指出,前三种物价上涨的情况都与货币发行量无关。“很多人希望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当前的物价上涨问题,而实际上,货币政策并不能起到这一功效。”

      

      误区二:

      上调利率是市场化方向

      市场普遍认为,自2004年10月28号第一次调整利率开始,中国的利率就进入了一个上升通道。但王国刚认为,实际上,中国利率的市场化走势应该是处于下降通道中。

      王国刚认为,从市场资金面来看,银行系统积累了大量资金,其中大部分资金还没有用出去。“凭什么还要抬高吸收新资金的成本?中国利率的走势应该逐渐下降。”之所以背道而驰的不断上调利率水平,主要是政府为了抑制经济增长过快,投资增速过高采取的“行政性”手段。

      王国刚指出,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款利率;缩小存贷款的利差;加快各类金融产品的发展都成为当前推进利率改革的几项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