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在九江大桥技术评估通报会上,10位国内知名桥梁专家对九江大桥的鉴定结果正式公布:九江大桥的设计和质量均没有问题!不仅没有问题,专家还给出了很多赞誉:“大桥设计有一定的前瞻性”;“九江大桥的设计标准已超过了国家标准”。更有专家断言:“从桥梁上找问题来解决撞击问题,是不可能的。”
从报道中得知,九江大桥坍塌事故发生在6月15日,这个参与技术安全鉴定勘察的专家组是在6月19日才成立的,20日就得出结论并在当天召开通报会,无论怎么看都显得过于仓促。而且,这个事故鉴定会似乎有表彰会的味道,充盈着赞誉,笔者认为这种对待事故的方式不足取。
在国外,每当事故发生,有关方面都要组织最优秀的专家、动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长达数日乃至数年的研究,以便从事故中找到真正的原因所在,为后来的设计、建造和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以此为戒,避免重蹈覆辙。
1938年,比利时Albert运河(这条河上共有50座焊接桥梁)上一座焊接桥梁发生断裂事故,整个桥梁断成三段坠入河中,专家们经过两年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仍然无法断定事故的真正原因所在。1940年,另一座桥梁发生断裂。专家们根据此前积累的资料,通过两者的对比,最终确定了事故的原因,并迅速采取措施对其他桥梁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新的事故,这种严谨的态度或值得我们学习。
要找到一起事故的真正原因并非易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过早下定论有可能使我们错过一次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难得机会。
工程设计的任务之一就是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具体情况不同,无论是外部作用效应、工程内部的抗力效应还是具体的施工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它需要人们以科学、严谨、务实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而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在为研究者提供素材,我们应该慎重地对待此次事故,以更大的耐心,动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甚至结合历史资料对事故进行解读和破解,而不是在匆匆得出结论后就万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