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观点·评论
  • 6:环球财讯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6 月 22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0版:地产投资·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0版:地产投资·理财
    投资风向
    65%受访者:支持房地产大检查今后成常态
    上海楼市“红五月”纯属假象?
    搭脉上海楼市 土地增值税传递抑制信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楼市“红五月”纯属假象?
    2007年06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杨红旭

      

      5月的最后一周,上海楼市以80.81万平方米的天量创下了新的周成交历史记录。上海楼市到底怎么了?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和老百姓共同关心、却又一齐迷惑的问题。

      从今年3月开始,上海楼市的成交量明显上升,4月进一步走高,5月的一手住宅销售量为265万平方米,环比4月增加30%以上。与此同时,从4月开始,住宅价格无论环比还是同比,都呈明显上涨之势。在这一背景之下,排队、炒号现象大面积出现,购房客踊跃入市之态酷似惟恐股市“踏空”之心理。

      我想谈三点。首先,从全国宏观市场状态而言,目前全国楼市仍然一幅“繁荣相”,发改委表明,“当前市场仍存在供需矛盾明显、供应结构不合理以及房价继续上涨等三大问题,我国住宅市场前4个月新建商品住宅大于竣工面积2.02倍,明显供不应求。”近几个月的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也在证明一个事实:北京、深圳等热点城市的房价依然还在延续自2005年以来的高位增长。应该说,经过2005年的巨幅震荡和2006年的趋于稳定,上海楼市不可能在其它一线城市持续繁荣的形势下,独自沉寂。

      其次,房价走高和部分消费者恐慌性购房,是否真的因为供求失衡?想要刨根问底,得先研究土地供应。去年12月上海市房地局曾登出一份《上海市城镇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公示》,公布了自2004年以来上海的土地出让及地块开发现状。从总量上讲,上海2004年出让土地3415.35公顷,2005年为3198.04公顷,2006年土为1415.56公顷,很明显,近三年土地供应呈递减之势。而且,2006年实行招拍挂的土地中,纯住宅用地仅有25幅,共计300公顷。从结构上讲,近三年市中心区的土地供应锐减,显示出上海土地出让存在极大的区域不均衡性。

      如此分析,则基本可以确定眼下可销售的住宅供不应求,与去年新增住宅用地剧减有很大关系。而且还须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即去年5月份“70/90”政策出台后,由于具体执行办法迟迟未出,使部分将要开工的项目被迫延迟。

      再次,开发商的囤地和捂盘行为。这两种行为早已见怪不怪,否则中央也不会一次次地进行市场秩序整顿,值得忧虑的是,这一不良现象犹如电脑病毒,总也难以斩尽杀绝,其“作案”手段反倒不断升级和趋于隐蔽。眼下上海楼市非理性繁荣的幕后,也藏有某些开发商捂盘惜售以及故意制造紧缺的“阳谋”。

      最后,我想劝部分购房人要冷静。在很多售楼处又重现2004年排队抢房盛况的情况下,有些明显属于开发商在“做庄”,而消费者的“羊群效应”又进一步加剧了“不买还要涨”“过了这村没这店”的恐慌心理。我还是坚持以前反复说过的观点:外环以内,尤其是市中心好地段的房子,什么时候都有保值增值空间,遇到心仪的、性价比高的房子,任何时候下手都不会后悔;而外环以外明显供大于求的板块,或者“70/90”项目集中的区域,目前完全没必要急着排队凑热闹。(整理 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