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祥明
中国水运正以惊人的规模扩张。昨天,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水运业发展迅猛,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水运业的现代化,实现由海洋大国、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
国内运力持续增长
据翁孟勇介绍,水运占我国运输产业相当比重,我国外贸运输和重要的物资运输主要靠水运完成。其中,外贸货物运输93%是靠海运来完成,95%的原油和99%的铁矿石也是靠水路完成。
翁孟勇表示,2000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只有14亿吨,2006年则达到55.7亿吨。同时,我国运输船舶的总运力已经超过了1亿载重吨,位居世界前列,由此可见我国水路产业发展迅猛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强劲势头仍在持续。据交通部水运司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02亿吨,同比增长15.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34.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4%。银河证券运输产业研究员毛昂向上海证券报表示,预计2007年中国航运行业增长速度为20%左右。”
毛昂同时表示,目前中国的航运行业公司已经订购了大批远洋运输船只,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海洋运输能力将比2006年扩大100%左右。
水运缺口巨大
中国水运能力之所以扩张如此快速,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国外贸进出口持续高增长。据统计,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
其二,是中国水运行业产能严重不足,主要是依靠海外运力。“我国通过自身运力的原油目前还不足30%,铁矿石仅仅达到40%左右。”海通证券研究员纽宇鸣说,就自身运力而言,缺口巨大。
据了解,我国为此提出“国货国运”的政策,规划到2010年中国石油和大宗原材料由中国船运输比例提高到50%以上,到2015年逐步提高到80%左右。
毛昂认为,从上述情况来看,即使中国水运能力在未来翻倍,仍不能满足国内巨大的运输缺口。
“目前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十大钢铁公司以及有色金融、煤炭、粮食等行业纷纷与四大航运公司签订的5—10年的长期运输协议,并且确定的燃油价格波动的补偿机制。所以中国航运行业还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他说。
小港口、船舶业已经“透支”?
⊙本报记者 于祥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水运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给港口、船舶制造等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刺激,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在盲目发展之后,将会造成地方小港口吞吐量和船舶制造业的过剩。
东方证券分析师陆从珍指出,随着在水运市场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港口和船舶制造业产能也迅速扩张。但是,随着未来水运市场的逐渐饱和,过快膨胀的船舶制造厂和地方小港口可能会出现船舶制造力、港口吞吐量过剩。
纽宇鸣向记者表示,“船舶制造业的火爆已经‘预支’了太多未来订单,产能过剩的可能性非常大。”记者采访发现,绝大多数被访证券研究者都持相类观点。
“目前我国大型港口大都处在超负荷运营状态。因此,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大港口吞吐量出现过剩的可能性很小,但地方小港口的可能性却很大。”陆从珍向上海证券报表示,我国港口整体吞吐量能力仍不足,特别是规模大港口的吞吐量更为不足。但是,遍地开花的地方小港口却很可能出现吞吐量过剩危机。
“大型船舶根本无法进入这些小港,通过小船运输成本必然上升。”毛昂说。
对此,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表示,从目前看,总体上中国的港口业发展是健康有序的,但是他同时表示,交通部将注意适时调控和规划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