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位股民日前致电某媒体,认为国内报纸刊载外国评论家文章将打压中国股市,让外国投资者获利。他说:“中国股市不需要外国评论家。中国也有中国的股市评论员,为什么非要外国人来评论中国的股市?”
股市涨跌有其规律,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股市下跌错不在外国股评家,但个别媒体的处理可能有不妥之处。比如,在股市创新高后,有媒体将国外唱空的观点集中起来做了一个专版,题目就叫“QFII集体唱空中国股市”,像这种处理方法很容易产生误导:其一,无论在哪个市场,很少出现投资者对市场判断完全一致的情况。有看空的,也有看多的,集体看空或看多的情况极其罕见。其二,即使那些唱空的QFII也属于阶段性唱空,从长远来看,许多QFII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事实上,即便是短期看调整的人也非常看好中国股市的未来。其三,媒体采访到的外国投资者是有限的,用集体唱空加以强调是欠妥的。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中国与国际融合的加快,中国股市正在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影响力,外国股评家关心和谈论中国股市是非常正常的。实际上,不仅外国股评家,就连许多国家领导人也关注中国股市的变化。今年2月27日,中国股市大跌在全球引起连锁反应,惊动了美国总统布什,他专门打电话给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询问原因。
外国政要和股评家关注中国市场是中国市场影响力加大的必然结果。当然,不能不承认很多股评家背后有着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这使得其评论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难以避免的。对于这些评论,需要我国投资者理性地对待。我国投资者过去之所以容易被像索罗斯这样的投资大鳄影响,根源就在于投资者尚不成熟,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封杀外国股评家,让他们对中国股市避而不谈。
资本市场的声音永远都是多元化的,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有看多的、有看空的,还有看盘整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多元化的视角正是股市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否则的话,如果股市中所有的人都看多或看空,这个市场可能就不存在交易了,市场也将就此走向终结。多元化的声音恰好为我们判断市场未来走势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
我们需要去适应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而不是去逃避和抵制,或许,这才是成熟投资者应该采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