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的副局长张涛昨日透露,目前我国非法集资活动仍然处于高发态势,今年前五个月,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和集资诈骗案案件立了725起,同比又增长67.8%。张涛是昨日在做客中国网与网友交流时作如上表述的。
非法集资依然高发
作为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的涉众型经济案件,非法集资多年来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严重危害。近两年,非法集资继续呈现高发的态势,去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和集资诈骗案,这两类案件就达到1977起,比2005年增长28%,涉案金额达到了293亿元,也比上一年有所增长。
“根据今年一到五月的统计,这两类案件又立725起,同比又增长67.8%,涉案金额已经达65亿元。”张涛说,从这些数字来看,应该说当前“非法集资”活动仍然处于高发的态势。
集资花样不断翻新
由于当前社会经济活动比较活跃,所以与前几年相比,非法集资的花样也不断翻新,首先就是经常以投资股权、入股、联营等形式骗取资金。
而其他一些容易让人迷惑的形式,包括共同开发一些比较流行的新产品,虚假代租、代养、托管,利用消费返利搞传销等等。
“现在利用消费返利进行非法集资的案例很多,违法分子游说买某种产品可以获利。这种案件和传销有交叉,据我们统计,涉及到的产品包括化妆品、保健品、电子产品等上百种。”张涛说。
除此之外,通过所谓出售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债券等类的集资活动值得高度警惕,这种形式的非法集资,很多是通过网络交易完成的,虽然刚开始有的不直接表现出货币交易,但背后都是需要货币支持的。“因为网络具有跨地域的特点,所以一些人打着瑞士共同基金、美国金汇公司等等国际公司的旗号,非常有诱惑性,有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张涛说。
相关规定有待完善
据了解,非法集资的法律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未经有关机关的依法批准,二是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及社会公众筹集资金,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或者其他收益的回报,四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的性质。我国现行法律对这种行为分别规定了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
“非法集资是一个通俗术语,不是很准确的法律术语,对它的性质认定和判断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现在犯罪分子行为越来越复杂,手法不断推陈出新,对法律认定也造成一定困难,所以当前也存在有一个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问题。”张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