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雪来 张炜
借着近期备受关注的国投瑞银创新基金,记者采访到了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施洪祥先生。采访从炙手可热的创新型基金开始。
记者:市场屡屡以封闭式基金的大幅普涨来正面回应国投瑞银瑞福创新基金的上报进展,你觉得原因在哪?
施洪祥:我认为一方面是市场本身对基金业有了很高的关注,所以这个方面的任何创新都可能会吸引人们的目光。但另外一方面,我们这个产品在市场细分基础上的独特设计,也就是分级的结构化设计,也应该是国内第一只严格意义上的结构化基金,这就让很多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人在现有基金产品外,有了一个全新的选择,我想这个原因是主要的。
记者:你作为公司的董事长,怎样看待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呢?
施洪祥:绝对的鼓励和支持。我虽然是搞水电出身的,但作为一个普通居民和金融服务的使用者,我觉得国内金融业从产品到服务都比较类同,很少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我作为一家大型金融企业的董事长,也能体会到创新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和品牌的提升。金融行业作为服务行业,创新是发展之本,我们去看汇丰、花旗、高盛这些企业,以及和我们的合作股东瑞士银行交流的时候,能明显感受到这些国际大行对创新的关注,UBS本身近10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创新是金融企业发展的基石和源泉。
记者:你觉得创新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是公司,还是投资者?
施洪祥:一定是投资者。在现在普通开放式基金IPO(首发)动辄过百亿的情况下,如果仅仅要规模,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发开放式。我们的创新产品就是在目前市场分歧比较大的背景下,为稳健投资者和进取投资者提供的一个结构化选择,我们认为市场上需要这种产品。我理解资产管理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同在于它只有实现了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才能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不让投资者受益,公司很可能会走向衰落。
记者:你如何评价你的管理团队在创新中的作用?
施洪祥:他们非常能干。公司高管基本都具备基金行业的很丰富的从业经验,很多还具有长时间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经验,因此无论从经验和知识结构,他们都是这行业里最出色的一群人。很多人认为基金是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其实不然,这是一个人力资源型的行业,人在企业发展中起的作用远比电脑系统大。具体到创新而言,金融产品设计不是我的专业,但我们的团队能让我感受到那种创新的专业和活力,他们的智慧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