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猪肉价格突然再次大幅上涨。在广州,生猪批发价格已从上月底的7.04元/斤飙升至8.04/斤,零售价也首次涨至11元/斤,广州猪肉批零价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在北京,猪肉批发价格再创新高,比5月中旬创下的历史最高价(17元/公斤)高出了0.5元,白条猪(瘦)售价高达17.5元/公斤。据介绍,上周连续的降雨给运输带来一定困难,导致供应量减少,肉价走高。
猪肉价格上涨,给有关部门此前的乐观情绪浇了一盆冷水。此前,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都认为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理由也大致相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这些措施将对稳定生猪的生产和供应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猪粮比价关系有利于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和发展;高价位会抑制一部分猪肉需求,转化为对鸡肉、鸡蛋、水产品、牛羊肉等替代品消费;6—9月通常是猪肉消费淡季……
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政策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平抑猪肉价格的,因为生猪生产需要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决不会因为某项措施到位而缩短。尽管这是一个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被忽略,以至于在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的步伐刚刚止步,有关部门就放松了警惕,陷入乐观情绪。
事实上,猪肉价格上涨对农民养猪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其一,目前所有的风险依然集中在养猪农户身上,一旦肉价下跌,农户就损失惨痛,这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增加养猪投入。而且,我国防疫问题出现断层,一场猪瘟就可能给养猪农户带来“灭顶之灾”,造成血本无归的亏损。另外,养猪饲料价格的上涨,在不断压缩农民的养猪收益,加之农民对面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担忧,影响了他们的养猪积极性。
因此,解决居民吃肉这样的问题,临时抱佛脚是无济于事的。其实,对于今年的猪肉价格上涨,去年就有不少人作出了预测。去年,猪肉价格跌至低谷。2006年7月5日,重庆市物价局局长苑鲁预计:“再不采取措施,明年市民可能要吃天价猪肉。”
他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很简单:当时的生猪收购价一路狂跌至历史新低的每公斤仅5元左右,很多地方的农民为降低养殖成本,把老母猪都拿来宰杀贱卖了。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萎缩和大量存栏猪的出售,2007年春节前后,就有可能开始闹猪荒,猪肉价格也极有可能随之暴涨。
不仅重庆市,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官员看到这一步,但是,鲜有地方出台相关措施进行调节,对农民养猪面临的损失坐视不管,终于引发今年的猪肉大涨。
市场供应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连续性,这种连续性需要政府予以扶持,猪肉大涨背后是政府某些服务的缺位,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肉价的大起大落就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