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人观察过基金业绩的表现,一定会发现基金表现在最近出现了“跷跷板”的现象。今年前期上涨居前的部分基金有相当数量,在近期表现落到了后面。而排在较后的一些基金,业绩则非常快的跃居上游。
这种情况有什么道理么?有没有哪些基金一直保持在前列?
基金业绩“跷跷板”
根据晨星中国截至7月6日的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业内共有121只股票型基金。其中,最近3个月内涨幅居前的10只基金,包括华夏回报,华宝兴业动力,博时主体行业等,他们的净值表现在最近3个月内上涨的幅度在34.72%~43.65%之间(前十大基金,由7月6日回溯3个月)。
不过,有意思的是,上述的这些近期的强势基金,在更早前的表现则有点“低迷”。在更早前3个月(即今年初至于4月初这段时间),上述基金的表现有4只排在业内下游(指排名业内后1/3),4只在业内中游(业内中间1/3),仅有2只排在了前1/3。而且,其中还有一只是指数型基金———深证100ETF。
相反,倒是前3个月的强势基金倒是更多地在最近3个月暂时沉到了市场的后半部分。比如,最近3个月中垫底的最后6个基金,全部在今年头三个月名列行业前茅,从第2名到第23名(前1/6)。今年的头号基金,在最近3个月的表现也落到了86位。
这仿佛是在证明基金业绩也有短线投资者经常说的“技术性调整”。
股票表现“大换血”
那么,基金业绩“跷跷板”的原因在哪里呢?
答案还是在股票市场里,以5月30日为分界线,A股市场的股票表现,出现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冰”顷刻成了“火”。而“火”刹那间融成了冰。
一个简单的数据是,从5月30日至7月3日,股价出现正收益的189个股票中,只有13只股票在5月底的涨幅处于市场前列(定义为前200家上市公司)。相反,上述189个股票中,倒有半数以上的是前期落后大市的股票。
有意思的是,在最近一个多月中,跌幅最大的30个股票,全部是前期上涨名列前茅的股票,“涨得越凶,跌得越惨”似乎成了市场近期调整时分的真实写照。
行业表现也验证了这个状况,同样是上述两个时间段的收益对比。前期涨幅最小的金融业(股价算术平均涨幅),在最近一阶段是相对表现最好的行业。前期行业表现的最后3名,全部进入了近期的前5名。市场的热点在上涨和调整世道间切换的情况,再明显不过。
二线基金爬升快
那么,截至现在,能够表现进入市场前列的基金有哪些特点呢?答案可能要出乎一些投资者的预料了。
按照通常的逻辑,这个市场里钱赚最多的应该是在牛市里狠狠地赚了一笔的投资者。同理,上涨阶段表现较好的基金,也比较可能在最终的排名领先。
但这个道理似乎并没有完全被验证。目前的排名情况是,除了第一名基金确实如此以外,今年1季度排名前十的基金,已经有一半跌出了年中排名的前20名。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调整世道中的表现不佳。
相反,一些排名十几名、二十几名乃至四十几名(已经到中游)的基金,却凭借调整世道中相对强势的表现,而杀入前十。这不能不让人感叹基金排名的变换只是瞬间的事情。而对很多基金投资人来说,寻找一个风格稳定、敬业的基金管理人,比追逐短期排名来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