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特别报道
  • 5: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9: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12: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专 版
  • A5:专 版
  • A6:专 版
  • A7:专 版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7 月 9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1版:基金·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1版:基金·海外
    PE的牛市还能持续多久
    ■全球
    2007年上半年国际基金业大盘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PE的牛市还能持续多久
    2007年07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今年上半年,全球收购总额达到27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均与PE有关。而去年下半年,这个数字只有上述的一半。有些人乐观的认为这是代表了PE的光明前景,而有些人也认为随着经济气候的变化,推动PE前进的借贷市场开始越来越艰难。这也许在这个月不会发生,甚至在这一年不会发生,但是迟早PE的扩展会到一个终点。

      私人股本投资(PE)已经面临了不少政治方面的挑战,但真正危险的问题在于财务。

      最近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PE要约收购。加拿大电信集团BCE宣布接受485亿美金的要约收购。英国有线电视公司Virgin 传媒则面临价值220亿美元的收购。今年上半年,全球收购总额达到27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均与私人股本投资(PE)有关。而去年下半年,这个数字只有上述的一半。有些人乐观的认为这是代表了PE的光明前景,而有些人也认为随着经济气候的变化,推动PE前进的借贷市场开始越来越艰难。这也许在这个月不会发生,甚至在这一年不会发生,但是迟早PE的扩展会到一个终点。

      这种可能性会让很多PE的批评者很高兴。因为PE经常因为许多不正当行为而受到指责,他们将企业的资产剥离成为自己的收益,为了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给企业带来大量的债务风险。他们对企业雇员和供应商漠不关心。PE的那些贪婪的合伙人想方设法逃避其他人必须支付的税款。所以当市场出现转折的时候,对PE的指责只会更多。当基金不再赚钱而基金经理因为过去的业绩而依然获取高额的工资;当PE拥有的公司无法清偿债务,损失只能由担保人和养老金基金来承担;当工人们被由于削减开支或公司破产而失去工作的时候,PE会沦为一个笑柄。

      

      利用公共政策的缺陷获利

      关于PE享受的税收政策,目前存在着很多争议。PE公司的合伙人在他们的收益方面享有税收优惠。PE的合伙人可以通过税收上的优惠获利,由于在利息收入上税收的缺乏,债务市场的增长开始动摇税务的基础。而多数的其他指责是站不住脚的。无论是来自PE和上市公司的收购,都会导致冗余和削减开支。从长远来看,PE一定要通过投资行为获利,因为一家成长中的企业要比一家问题重重的企业更具价值的。根据英国的一项研究,收购行为最终会增加工作机会,而且,在美国,收购行为对股市的正面影响超过了其他行为。

      这并不奇怪,因为PE看到了公共市场的缺陷。因为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和董事会在花费其他人的钱,他们有时候是非常浪费的。这就是上市公司的股东会竭力监督管理者和董事会的原因,因为董事会通常很难在不召开董事会议的情况下控制管理者。

      有时股东也会带来麻烦。他们经常对于管理者提出自相矛盾的要求,而管理者必须竭力去满足。机构投资者往往坚持公司迅速拿出优秀的表现,因为他们的基金价值是以季度收益衡量的。所以PE的短视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来自股东的法律纠纷和公共市场管制的威胁更增加了公司管理者的麻烦。而PE的管理者只需要对单一股东负责,他们具备清晰的思路,可以在业务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以创造一个健康的未来。

      在对证券市场提供一个借鉴的同时,PE还把缺乏公正的被银行控制的债务市场变成了可以通过获得低息贷款的高速路。这表明了通过借贷融资可以完成规模难以想象的收购。

      风暴即将到来

      由于长期利率的上升使得借贷成本提高,债务市场转型的力量即将得到检验。在感受到行业的变化之后,全球的借贷人都开始对轻易地给予PE资金产生疑问。不久前,由于借贷人担心风险过高而退缩,被PE收购的美国食品服务批发商取消了一个价值36亿美元的债券贷款交易。在澳大利亚,PE由于借贷成本太高,在最后一分钟退出了该国最大的一宗收购。日前,由于两家PE退出了竞标,一家英国零售商的销售额锐减。出于对于收益缩减的担心,收购方开始对他们一度垂涎的大型企业缺乏热情。同时,银行也开始对于轻易把钱借出,为别人充当过桥融资。尽管市值仍然有320亿美元,上月黑石集团的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

      这并不是说PE的牛市已经结束。在黑石的带领下,大型的收购机构还将继续为公共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今后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创记录的收购。但是如果这些争议继续存在的话,该担心的就不止是PE,在这些大型收购中银行和中介咨询机构同样获利颇多。同样股市在并购的推动下也日益高涨,今年超过三分之一的收购来自PE机构。高股价让收购目标更加昂贵,PE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同时高股价也让潜在的收益更加减少。PE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高度,不过他们的好日子可能要结束了。

      (本报见习记者 郑焰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