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广告
  • 4:特别报道
  • 5:证券
  • 6:金融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9: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12: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专 版
  • A5:专 版
  • A6:专 版
  • A7:专 版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C1:基金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7 月 9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0版:基金·私募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0版:基金·私募
    网股科技黎杨:清醒进退只为活长久
    三季度继续分化 空仓还是抄底
    2007年度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网股科技黎杨:清醒进退只为活长久
    2007年07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 制图
      做私募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实业里的潜力也是无限的,比如一块名牌凉席中隐藏的利润可能是几倍,甚至十几倍,股票市场这样的暴利机会却不是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赚钱的方式很多,根本没有必要通过违法的手段从股票市场上赚钱,这样会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黎杨坚持在合规的框架中跳舞。

      ⊙本报记者 屈红燕

      

      在市场五月份一路高歌猛进,在利空往往能被解读为利好的热闹时分,网股科技的基金经理黎杨果断选择了离场;6月,在其他私募基金想方设法吸取资金试图抄底时,黎杨选择了劝退自己旗下绝大部分资金,认为抄底时刻还没有到来。在黎杨的身上,一份警觉的清醒贯彻始终,他的收益率或许并不是同类机构中最高的,他并不急于赚钱,而是追求自己的私募能够活得更长久。

      

      高估之下持有无异于博傻

      身为金融工程学硕士的黎杨对数字非常敏感,因为清醒地认识到估值过高,并且意识到政策环境并不鼓励这种高估值状态继续发展,他选择了在五月末果断离场。“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如此高的估值无疑于在赌博,一旦业绩达不到曾经乐观的预想,高估值下的股价根本无法支撑。在黎杨看来,合理的估值是买进并长线持有后胜算的唯一标准,“如果市场处于低估状态,无论怎样的震荡,我都会坚持持有的,这是价值投资,但高估之下的持有无疑是博傻。”

      黎杨所带的盘子只有2000多万,但他却在6月市场反复走低时劝退了1000多万的资金,仅剩下几百万的小资金。“我给那帮朋友们说,你们的钱该买房就买房,该干嘛干嘛,他们开始不理解,现在回过头来非常感谢我。”黎扬说,他并不着急做大,市场体系现在趋于完善,将来“一直都有的做”,这个行业少赚点无所谓,关键是要活得长久,只要长期坚持不被淘汰,将来肯定差不了。

      

      五粮权证的20倍收益

      在和黎杨为数不多的几次交谈中,他从来不吝啬对别人的赞扬和对自己的反省,但事实上,他投资五粮液权证赚了近20倍收益的经典案例让业界非常折服。在五粮液认购权证刚发行时,也才六毛钱,所有比较知名的券商研究报告,都是认为权证也是一个很普通的,没有什么潜力的一个品种。但黎杨想了一个晚上,觉得这是重大的投资机会,“既然市场是如此的追捧消费类的概念,那茅台跟五粮液应该说是没有区别的,它的区别只是说它目前它是治理结构不好,正是因为这种不良的因素,才给了一个改善的空间。”黎杨认定,五粮认购权证是一个绝版的两年期权证,对一个稳定的获得成长来说,它权证的期限越长,它的投资价值就越明显。因此,他在六毛的价位先进行试探性地建仓,中间还做了一些波段,拿到了十几块钱,赚了大概有将近二十倍。

      在挖掘股票方面,黎杨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认识,准确介入拐点发生改变的企业,他3块钱买进锌业股份就是个很好的例证。“锌业股份就是锌冶炼行业的一个龙头行业,但是股改前这个公司的大股东大量地占有上市公司的资金,公司连流动资金都没有了。不过,它也有它的强项,它冶炼技术是排在前列的,它有从锌矿里面提取铟的核心技术,加上大股东把问题解决了之后,它一样可以去收购矿山。因此它可改善的空间非常大。在股改理顺了股东之间的关系后,公司以前闲置的生产线都开始满负荷运转,股改是一个最佳的介入时机。股改之后,锌业股份的股价翻了一倍。

      

      寻求私募的最高境界

      黎杨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是一倍,虽然超过了许多优秀的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但他每次和记者交流时都寻找别人的优点。“硅谷基金杨永兴太厉害了,我是看着他一点点做起来的,虽然他的问题在于资金量上去后这种操作还能否继续,但他实在太厉害了,将来他肯定要比一些老牌私募基金强,要向他学习。”同时,在问及怎样避免了“5·30”这次大跌,他说他非常推崇赤子之心赵丹阳的风险控制理念,“他在熊市里一步步走过来的,特别特别地小心。”敞开心胸,勇于自我反省和向其他人学习是黎杨留给记者深刻印象之一。

      在空仓的六月,黎杨依然非常忙碌,忙于建设他的网股科技网站。“主要做一些数据分析,盈利模式还在探寻中,希望能够吸引到客户。”黎杨说,目前他投入最多热情的并不是私募事业,而是他的网站,如果能够像网盛科技那样上市,这是做私募的最高境界。他说,做私募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实业里的潜力也是无限的,比如一条名牌凉席中隐藏的利润可能是几倍,甚至十几倍,股票市场这样的暴利机会却不是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赚钱的方式很多,根本没有必要通过违法的手段从股票市场上赚钱,这样会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黎杨坚持在合规的框架中跳舞。

      或许,正像一位业内人士所说,黎杨是新一代私募基金经理的典型样本,他们出生在70年代末,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数量分析是他们的专长,他们尊重法律,不参与危险游戏,不渴望一夜暴富,爱护自己的声誉,乐于高调亮相,凭着智慧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