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客户服务中心
副总经理 吕小萍
近期,红筹股的回归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红筹股回归一方面充实了证券市场的绩优蓝筹的队伍;另一方面,红筹股发行和上市可以吸收前期泛滥的资金,抑制流动性过剩。从已经顺利上市的中国远洋到即将发行的神华集团、中石油等,红筹股的回归已经是大势所趋。
红筹股回归A股有利于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移动、中石油等等,无一不是国企盈利的楷模,让国内投资者分享这些巨头们的高额利润,的确是件幸事。但鉴于中国远洋之后还有一长串的名单等着回归A股,有必要探讨一下中国远洋的现象。中国远洋高达98倍的发行市盈率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其一是抬高了A股市场的估值中枢,目前大家对国内市场30-40倍的总体市盈率水平众说纷纭,中国远洋显然没有为降低总体市盈率水平做出贡献,反而以其庞大的身躯,对抬高市盈率起到了作用,这对于市场向价值回归的要求相背离,而且对于后续红筹股回归的定价也有一定的引导;其二是以 H股为核心的定价体系不尽合理。虽然总体来说,香港市场较内地市场成熟,其定价体系相对稳定和合理,但以此作为A股的发行价格参考似乎考虑不够全面,以 H股的定价是相对价格的定价参考,但还需要考虑公司的业务发展、现金流测算、资产价值等多方面来进行定价。近期由于QDII放行、以及地下资金进入港股,港股受到资金热捧,价格出现整体的上扬。而中移动等为首的红筹股更是在回归A股的预期下纷纷出现股价的上扬。这就会出现“港股上扬、A股投资者买单”的现象,进入“回归预期-H股上扬-A股高发行市盈率”的可预见性套利机会,最终,受伤的可能是为高价买单的国内投资者。
据媒体报道,红筹股回归将在两个月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经由草案讨论与意见征集后,相关规则有望在7月底或8月初公布。中移动、网通、中海油、中化化肥、香港中旅、中粮国际等8大公司均有望回归A股市场。对于投资者的期许,需要各方更为周全的考虑。在定价机制上,要考虑国内市场的总体市盈率水平,进行合理定价,H股价格作为参考。
红筹股回归对投资者来说是件幸事,成为幸事的前提却是市场充沛的流动性支持。超级航母需要水足够深,不然就容易搁浅。前期股市节节攀高,红筹股发行作为增加市场供给的绝佳手段,有效地发挥了改善供求关系,吸收市场过剩资金的作用。但证券市场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随着4300点冲高回落之后,市场交易量快速萎缩,两市交易量仅为高峰的三分之一。1.55万亿特别国债的发行又引发了市场对资金面的担忧,虽然实质性的影响有待观察,但场内资金已经有撤退抑或明显的观望氛围,在此情况下,红筹股回归也应审时度势,不可一味地蜂拥而上。此外,作为红筹股回归的配套措施,自然也需要考虑新基金发行等相应的引入增量资金等措施,市场才能达成新的供需平衡。
红筹股回归,莫辜负了投资者的一番热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