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中国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产权信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期货
    利多云集 郑棉花“绽放”一年新高
    通胀风险上升 现货金价突破660美元
    前景广阔 塑料期货将现大品种风采
    仿真交易高开低走
    中国聚乙烯消费增长迅速
    国内金市面临“洗牌”
    伦铜闯过八千关 “巨鳄”重仓铜库存?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油价小幅回落
    尽可能贴近现货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利多云集 郑棉花“绽放”一年新高
    2007年07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钱晓涵

      

      棉花无疑是昨天期货市场上最为耀眼的明星品种。继上周五放量大涨后,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昨天在量能的配合下再度狂奔,远月合约0801轻松突破15000元/吨的整数关口,创出去年6月份以来新高,该合约近两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已高达4.3%。

      素以温和著称的郑棉突然井喷引起了市场的分外关注,棉花的主要出口国美国的期棉价格同样连创新高,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12月期棉已升至64.9美分/磅的年内新高。

      事实上,国内现货市场对棉花价格的上涨早有预料。业内资深人士赵中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棉花市场正陷入一种结构性失衡,棉花进口处于低水平,纺织品出口却处于高水平,这样的“倒挂”局面自然促使棉价上涨。根据海关数据,截至2007年4月,本棉花年度我国累计进口外棉133.68万吨,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269.09万吨,降幅高达50.3%;与此同时,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966.6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801.67亿美元相比增幅达到20.6%。一低一高的数据为棉价下半年的走强埋下了伏笔。

      无论如何,最近两个交易日内外盘期棉价格的大幅拉升始终令人感到困惑,赵中华称,这很有可能是国内棉商在美国市场集中订货所致。

      据了解,因为存在较大的比价优势,国内大型用棉企业上半年度采购的原料主要以内棉为主,对于进口棉的态度则是不紧不慢,手中握有大量采购配额的棉企上半年基本没有签订多少进口合同;然而我国事实上是棉花的净进口国,今年的需求缺口预计在380万吨左右,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前期以内棉消耗为主导、后期外棉消耗是主流的局面。赵中华表示,当内棉的比价优势消失后,棉企免不了还是要签订进口合同。奇怪的是,上半年行动迟缓的棉企近期的步调却惊人一致,在海外市场上大量集中订货;不过,进口配额的“扎堆”使用也难以在短期内缓解国内市场的需求,因为从国外装船到港至少要15天左右的时间,如此大规模的订货,会把时间拖更长。

      通联期货分析师施海则表示,预计本年度国内棉花消费量达到1100万吨,产量仅为673万吨,进口量为380万吨,国储将拍卖30万吨,供需之间存在17万吨的缺口。实际上,673万吨新棉已销售628万吨,销售率达到93.3%,另外按照截至5月的进口数据推测,国内年度棉花进口量很难达到380万吨,进口棉花对满足国内供应的作用有所减弱,由此意味着供需缺口将显著扩展,从而导致国内供应出现紧张甚至短缺现象。

      施海还表示,目前现货市场上仅剩不多的库存量仍被大型棉花企业所持有,而且由于价格坚挺,纺企无意购买。由于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纺企抢购仓单棉,截至本月6日,郑棉仓单又大幅减少1131张至2436张,创下近期郑棉仓单最小值。

      数据显示,美国基金在NYBOT棉花期货上拥有很重的多头持仓,持仓成本约在50美分附近。目前,NYBOT12月期棉已经升至65美分/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