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到来自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似乎一时还难以走出调整的阴霾,但仍以其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并不断壮大。据来自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数据显示, 截至2007年6月底,结算成员继续增加,达到6644家;债券托管量超过10万亿元整数关口,达10.42万亿元;债券发行量超过3.6万亿元。
已成机构投资者场外市场
据统计,在全部六千多家市场成员中,具有人民银行认可的债券结算代理资格的金融机构(即甲类结算成员)保持原有数量(44家商业银行),能够通过系统终端单独进行债券结算的金融机构(即乙类结算成员)共有1019家,通过甲类结算成员进行债券结算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即丙类结算成员)共有5581家,三者分别占全部市场成员的0.66%、15.3%、84%。
同时市场成员已涵盖全部机构类型,即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此外,银行间市场还包括一部分非法人类机构投资者。在原有的商业银行授权分行和证券投资基金以外,企业年金基金年内得以入市,成为新的一类具有较强实力的机构投资者,并为其他各类非法人类机构投资者的入市积累了经验。银行间市场已非仅限银行之间或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事实上已发展成为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场外市场。
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与投资者范围广泛化相对应,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品种也呈现广泛化特点,涵盖了政府类债券(即央行票据、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商业银行债(含次级债、混合资本债)、证券公司债券、企业(公司)债券、境内美元债券、国际金融机构债、资产支持证券等。截至6月底共托管债券840只,托管量和发行量分别超过10万亿元和3.6万亿元。
从托管场所选择上看,截至6月底记账式国债托管余额为29640.17亿元,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柜台市场的托管量占比分别为 89.19%、10.48%、0.33%;企业债券托管余额为3146.3亿元,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托管量占比大致为87%和13%。
债市大发展态势已然形成
随着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的战略部署已为社会各界所认识。人民银行继续加大市场设施建设的推进力度,允许企业年金基金入市,SHIBOR的市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完善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财政部扩大记账式国债承办银行范围,发行全部可以跨市场交易的国债,推进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力度;发改委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提高发行审核效率;证监会拟推进公司债券市场发展;银监会采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计量市场风险的参考基准;以中国国债协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为代表的中介组织不断加大市场培训力度。
尽管如此,债券市场的发展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投资者建设方面,应继续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吸引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其他非法人类机构投资者入市;进一步完善结算代理制度,在扩大增量(吸引更多的机构入市)的同时,尽可能让存量部分活起来(提高已入市机构的活跃程度)等。在债券品种建设方面,应加快丰富此类产品的风险层次,扩大信用类产品规模;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创新类金融产品进入银行间市场等。在市场建设方面,应加强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和统筹,营造市场发展的和谐环境;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市场基础设施,避免因建设或构造新市场带来的市场分割、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变企业债券单向转托管为双向转托管,构造统一完整的企业债券收益率曲线;债券管理体制改革应坚持市场化方向,充分尊重和发挥各当事主体的自主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