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投资者误读政策的说法多起来了,上周末央行官员再次出面解释,央行货币政策不是直接针对股市楼市的。每周官员出来解释宏观政策变动不是针对某某市场,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这在近几年是极为罕见。
尤其是特别国债的发行,至今还有官员仍在解释特别国债不会影响股市。官员轮番出面解释宏观政策含义,旨在告诉人们投资者误读政策的说法是成立的。不过,一篇题为《股市调控误区:微观管理疏漏导致宏观动作过激 》的文章,对“误读说”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市场自身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宏观政策力度再大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宏观调整过于频繁,微观治理不足。据此看来微观市场与宏观政策一定是在时点或者力度与需求上不太协调了。尽管一些货币和财政政策出发点不是针对股市,但是靠流动性支撑的股市不受到影响也是极小的概率。
用“误读”来解释股市“周循环忧虑症”———每到周末市场传言就陡增,直接影响投资行为的改变,股市下跌,是一种最简单的推理。可事情往往不那么简单,因为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在一定客观环境下出台的,笔者认为我们不可忽视以下几点环境因素。一是今年由于股市很热,一季度A股新增开户数高达478万户,银行储蓄开始了大搬家,于是提示风险的文章和言论频出,在五月份投资者已经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二是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股市一直是全球经济界评论的焦点,股市的大牛市特征已经被风险和危机研究与警示冲淡,市场一直在犹疑之中徘徊。如此市场环境下,政策又频繁推出,投资人过于敏感是完全正常的反应。国际上不少评论认为中国股市在极短时间里出现爆发性行情,又在极短时间里大幅下跌,在全球股市中也是很少见到的现象。这样的语境下误读说的确有些牵强,我们很有必要回到前边那些学者提出的观点上来分析原因。
宏观政策剑指高房价进行调控,但是房价越调越高,迄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加以解决。其中原因错综复杂,但有一点,政策面和市场取向肯定有背离之处。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早已各种利益诉求交织,倘若只靠同一政策调控,必然顾此失彼按下葫芦起来瓢,价格下不去供给还会受到抑制。而股市虽然表象完全不同,但是无论印花税的调整,还是货币政策的相继出台,特别国债的发行,调控对市场“投鼠忌器”的感觉却与房市一样,被市场读出来了。因为几乎每一次政策出台之后,都跟着有一系列的解释,人们总觉得这为的是让下跌的股指再度回升。
笔者认为如果长此以往要对投资者进行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教育,会产生预计的效果。这一段政策和市场的博弈,时常让人们想起“狼来了”的寓言故事,倘若这种周末忧虑不断演绎,又不断被政策解释引导投资者放松对市场风险的警觉,时间一长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就会演变为对风险的漠视。因为,买股票原本是投资人的一种市场行为,如果被过多政府行为干预,培养投资者风险判断能力的机会就会被抵消掉。
最近,《新华每日电讯》有一篇印度人热衷于买股票的报道,印度也有人将自己50%的储蓄投进了股市。但是,他们这样做似乎非常心安理得。其原因一是印度股市有句名言叫“制度为王”,健全的市场制度还包括监管部门对操纵市场和违规交易行为的及时查处机制使他们心安;另一方面就是公司治理到位。印度的资料说明,对于市场的事情,与其在宏观上着力,不如加快微观市场的制度建设,加快公司治理和严格信息披露制度,让市场调节的力量更大一些,也让投资者增强更多的市场风险意识,而不是政策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