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信息披露
  • 4:财经要闻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信息披露
  • 9:时事·国内
  • 10:信息披露
  • 11:时事·海外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机构论市
    辩证看待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等)
    大资金推波助澜业绩预增浪
    银行股再度走强
    以整理时间换取调整空间
    新特征显现新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以整理时间换取调整空间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阿琪

      

      4335、4312点和3404、3563点,双底与双头对峙下的拉锯震荡,预示着市场仍处于长多对短空的分歧状态。并且,以目前的市场基本面背景、资金流动状况、整体估值水平及结构性调整的程度等方面来看,行情结束震荡再度突击新高尚待时日。

      

      新管理办法稳定市场

      股权分置改革之前,非流通股约占市场总股份的67%,其中约有15%的非流通股为“小非”。在股改时,绝大多数公司的“大非”都承诺第一年不减持,第二年不超过5%,第三年不超过10%。而新颁布的《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下称《管理办法》)规定,总股本超过10 亿的上市公司,一次减持不超过5000万股,且三年内减持股份不超过3%;总股本低于10 亿的,连续三年内减持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5%,较之“大非”原先的承诺更严格。如果按此《管理办法》的减持上限以及目前的股价来测算,未来3年内约有7000亿元左右的“大非”减持规模,加上“小非”的减持规模(如果“小非”在3年内全部减持掉),3年内的总减持规模也就在8000亿左右,如果再按3年分摊,同时考虑不是所有的“大非”都会减持,新《管理办法》下的减持规模完全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更主要的是,通过《管理办法》测算的最大减持规模及其《管理办法》颁布的本身,使市场很明确地看到了管理层希望股市平稳发展的旨意:一方面通过《管理办法》的颁布,告诉市场将进入“大非”陆续减持时期;另一方面通过《管理办法》的实施来控制“大非”重磅减持给市场带来冲击,从而达到遏止急涨急跌,稳定股市使之长久发展的功效。

      

      需“多一只眼睛”看H股

      从6月中旬开始,伴随着A股的回落调整,H股行情却借助于QDII政策的推进风生水起。种种迹象表明,在QDII资金还在组织之时,已经有许多内地资金赶先“北水南调”。其中,早在3、4月份就唱空A股的QFII机构,在本次港股行情中“又起了个大早”。QDII政策的实施,以及大量跨境资金的流动有助于弥合或者收敛A、H股之间的差价。因此,在QDII政策未施行之前,泡沫性上涨的A股行情可以无视H股的存在,走出高溢价行情。但在QDII政策推行,并且已经有大量资金过境交易的情形下,我们不能再忽视H股给A股带来的潜在影响。对照最近一个月A、H股行情,在资金流动、估值差异、政策背景不同的情形下,但凡H股大涨,则A股至多是小涨,更多是盘整;但凡H股一有调整表现,A股至少是小跌。这给我们带来一个警示:A股本身就高溢价于H股,若后期H股或受估值影响,或受国际资本进出及其国际性投机客操作的影响而出现下跌时,则必然会对A股带来震动。

      因此,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已经不能忽视此因素的潜在影响,在关注A股波动之余,需要“多一只眼睛”看着H股行情的动静。

      

      波幅与成交量仍将收敛

      自从5月份以来,股市就一直处于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市场调控政策的旋涡中,以至于每到下半周市场就会高度敏感,从而使行情到下半周就会定期发作“癫痫症”。现在,行情刚消化了《管理办法》,又将面临6月份CPI指数、贸易顺差、信贷情况等多项数据的公布。市场依然处于烦恼期,行情依然处于多空分歧的磨合期。从主观意愿上来说,股市中人都希望行情能早日结束调整,再行上涨牛途。但从理智上来说,经过2年多上涨后的结构性调整不能苛求其1、2个月就能结束。并且,由于市场能给予和能承受的调整空间并不大,这就更需要行情以时间来换取调整的空间。因此,阶段性行情依然是个区域性震荡的趋势。

      随着市场恐慌效应和乐观情绪的双重收敛,区域性震荡的波幅与行情的交投量也在双双收敛。历史上,无论是1997年5月份,还是2001年6月份,每一轮在“散户潮”中结束的跨年度牛市行情,其转入调整后的地量水平较之行情鼎沸时天量水平的比例均在1:8左右。按此参照比例,目前行情的交易量虽然已出现显著萎缩,但远未到“缩无可缩”的程度,这说明后期行情仍有缩量整理的过程。伴随着成交量水平由高到低的逐步减缩,在个股层面上,无论是“5·30”之前展现的是规模性行情,还是“5·30”至今表现的是结构性行情,后期在中报效应影响下演绎的将更多是独立性行情。